人才篇
援疆大潮,不僅需要援疆干部勇立潮頭,更需要霍城當地涌現更多的弄潮兒。
為解決霍城人才短缺的問題,制定《江陰市對口支援霍城縣干部人才培養“百千萬”工程行動綱要》,從2011年開始,用5年時間,實施“紅旗”、“強基”、“瞪羚”、“展望”、“雙新”五大工程,培養數百名黨政干部、村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20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20000余名高素質勞動者,引進和培養100名碩士、100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500名專業技術人員,力爭2015年霍城縣干部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03萬人。
2012年先后組織22批472名各級各類干部人才赴香港、無錫、江陰等地培訓;以“霍城大講壇”為平臺,積極開展“請進來”培訓,通過“請進來”方式,邀請各級各類專家97人次,開展各類培訓78場次,培訓人數達9900余人次;以“沉下身”方式,整合霍城縣干部培訓資源就地開展培訓106余場次,培訓人數22000余人次。完成了與無錫市、江陰市82個機關單位、鄉鎮的“1015”友好結對幫扶簽約活動,還把江陰相關82個單位部門全部納入到干部人才培養體系之中,讓對口援助部門積極參與到干部人才培養工作中來,形成大面積、多角度、全方位的培訓體系。截止目前,選派干部到江陰結對單位掛職鍛煉472余人次,雙方邀請互訪238批3593人次,完成簽約項目28個,收到援助資金1642余萬元。
“百千萬”工程輸造結合,實現了兩個“新變化”。一是“百千萬”工程開辟了對口支援工作的新形式,抓住了干部人才這一關鍵,以教育培訓為先導,由加強“硬件”投入向加強“軟件”建設轉變,由單純的“輸血”向“造血”過渡;二是“百千萬”工程探索了干部人才異地培養的新模式,“百千萬”工程的創新舉措和成功推進,將東部地區的經濟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培訓資源,開展異地培訓、跨地區合作培養等區域間教育培養是基層干部特別是西部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有益嘗試,為加強西部基層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探索了一種新模式。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作為援疆試點縣新疆霍城縣有中央、自治區、自治州和江蘇省大后方的大力支持,有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有霍城各族人民的共同團結奮斗,一定能夠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一定能夠實現 “三年大變樣、五年翻一番、率先達小康、走在最前列”的目標,一定能夠開創霍城改革發展穩定的新局面。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