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召開弘揚科學精神、承擔社會責任——由“王林事件“引發的思考研討會。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中國工程院院士吾守爾·斯拉木,自治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領導,科技界代表,相關廳局代表參加研討會。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何祚庥說,“王林事件”和類似的事件在上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葉曾經產生過很大的影響,科技界本身在一段時期內頭腦也不是很清楚,也是存在問題的。科學精神要以馬克思的科學原理為指導,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的磨煉,才能真正樹立起來。有一些科學知識,不等于有了科學精神,科技界也要學習科學精神,弘揚科學精神。我們弘揚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把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用到發展的問題上來。我們中國該怎么發展,要講科學,一定要講科學。何院士還以“嚴新大師“的事件為例,揭示了封建迷信、偽科學的真實面目,對真理、科學的沖擊,以及其最終必將被科學擊敗的結果。
與會代表紛紛發言,他們認為,最近“王林事件”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地討論,在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不斷走向文明進步的總形勢下,面對所謂大師漏洞百出的花招,居然還有如此多的社會名流,甚至官員相信王林的騙術,這既有部分國民的知識水平較低,科學素養較差,缺乏科學精神和現代意識等因素,更重要的深層次原因在于信仰缺失。科學和迷信的斗爭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共產黨員一定要帶頭學習提高,帶頭服務群眾,帶頭弘揚正氣,要在樹立科學技術中充分發揚帶頭作用,在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帶頭作用。
科技界代表發言時說,作為科技工作者不僅要弘揚科學精神,而且要把科學普及視為自己的份內的事業,視為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要站在反對偽科學的前沿捍衛科學和尊嚴,要在科學的道路上不僅求真務實,而且揚善,把對社會服務作為人生的一個最高的目標,作為社會道德的一個典范。(記者 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