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納斯縣縣長蘇建國講話。
25日,新疆塔西河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游節暨瑪納斯縣首屆林業博覽會在瑪納斯縣平原林場開幕。來自全疆各地、吉林、遼寧等省市的嘉賓代表參觀了森林公園喬木、灌木展示區和育苗基地、銀白楊母樹林、楊樹基因庫、新疆最大的白榆原始林等景觀。
在開幕式現場,當地各鄉鎮和參展單位的專業合作社還展示了當地農林特色產品、苗木花卉、碧玉、奇石等,推介旅游資源。
森林公園景色怡人 林業資源豐富
新疆塔西河國家森林公園2012年1月獲準設立,占地4000多公頃,是新疆現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以新疆白榆為主要樹種的河谷天然林,素有“五色谷,七彩山,奇石河,林博園”的美譽。其中瑪納斯林博園林木資源豐富,樹種資源達36科、70屬、431種(系),擁有280個品種品系全國最大的楊樹基因庫;全國保存面積最大的人工銀白楊母樹林,也是全疆最大的大規格珍稀苗木基地,面積超過1000畝。
苗木培育成農民增收法寶
瑪納斯縣的23家苗木花卉專合作社都參加了此次旅游節,全疆最大的月季生產基地——蘭州灣鄉花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光義告訴記者,現在合作社里已經有86戶農民,年產月季500萬到600萬株,僅此一項就可帶來1000多萬元的收入,畝均收入從5年前的300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15000元左右,村民參與苗木培育的積極性大大增強。
瑪納斯縣縣長蘇建國說,以前林業發展受到局限,是因為林業發展沒有給農牧民帶來實際經濟效益,現在在發展林業初期同時發展林間養殖,菌類繁殖,苗木培育,解決了林業前三年無收益的難題,讓老百姓心甘情愿的去支持林業的發展,現在全縣已經有23家苗木專業合作社,1000多戶從事林業和苗木培育,畝均收益達到12000元。
專家把脈 為林業發展支招
25日下午,旅游節召開了林業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來自國家林業局、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自治區林業廳的專家學者以森林旅游的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苗木培育等主題發表了演講。
國家林業局防沙治沙站副站長羅斌說,全國的沙化面積都在遞減,而新疆的部分地區沙漠面積還是在增加,這和林業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林業的發展要轉變發展觀念,要舉兩面大旗,生態建設和民生林業,除了為生態建設造林,還要千百萬的群眾參與才能把這件事做好。瑪納斯縣的牲畜圈養等措施對其他地區林業發展是一個示范作用,這就需要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自治區林業廳天然林保護和產業辦主任于生華說,森林旅游的發展中,體驗式旅游是一種很好的方式,能讓參與者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退耕還林,退耕還濕,保護好地球的“肺”和“腎”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思路要更寬一些,不要局限在林業上,要讓更多的產業參與進來。(記者 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