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溫暖的房間里聊著天,看著電視,幸福、溫馨地度過晚年生活
“自從住進了養老院,我每天都過得非常開心快樂,在這里,我們可以相互照料、聊天,吃得好、住得好、日子舒坦,交的費用還少!還是人家張生艷為老年人想得周到啊!”11月19日上午,記者到吉木薩爾鎮的海寧養老院采訪時,65歲的老王激動地對記者說。
海寧養老院是由該縣吉木薩爾鎮北地村農民張生艷夫婦創辦的。起初,她通過看電視新聞發現“空巢老人”這一社會現象日益凸顯。同時和老人們聊天也了解在農村很多老人在家孤單寂寞,兒女在外打工,不能按時吃上飯。就萌發了要開辦養老院讓老人有個去處,也給老人的子女減輕負擔。經過多方了解開一個養老院開銷費用大,收費也高。但是,合計了一下自家開辦養老院不同,糧食自家地里種;牛、羊、雞自家圈里養;房子是自家的房,不用租房,這樣費用也低,是個不錯的創業平臺。
說干就干,從開始裝房子到現在接收老人,共投資近50萬元,終于將自己在宅院改造成養老院,并向社會發布了這一義務養老信息。張生艷對外承諾:凡“空巢老人”或自愿入住養老院的老年人,均可報名入住。來者只需帶上被褥和衣服,伙食費自理,平時醫藥費自理。洗衣服、拆洗被褥、病號護理等均由養老院負責。
2012年10月6日養老院正式開院至今,已有29名老人住進了養老院。剛開始老人都哭哭啼啼不喜歡來,覺得辛苦了一輩子卻被兒女送到了養老院,沒想到老人來養老院10天后喜歡上這里了,因為在這里能找到共同的話題,按時吃上可口的飯菜。現在回家住不了兩天就要吵著回來,說還是養老院熱鬧。現在老年人在這里看電視、打麻將、聊天、聽秦腔。
“我在這里吃得飽、穿得暖,上廁所、曬太陽都有人幫我背進背出。”自從住進養老院后,近80歲的周老太逢人就說,“終于有了一個家,我一定要活它個100歲。”
據養老院的創辦者張生艷介紹,她創辦養老院,目的就是以此為平臺,來喚起全社會都來關心老人、愛護老人,讓更多的老人能夠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目前,該養老院共設置房間32間、床位有34張,已經收住了29名老人。
“像我們鎮上,多數年輕人一年四季都在忙著掙錢。夏天還好,把老人放在家里也放心,即便是樓房,上街和同齡人打個牌,聊聊天,轉個公園什么的也方便。冬天就不行,有些老人們住不慣樓房,就喜歡自家的平房,可是牽扯到生火取暖的問題,讓家人很是擔心。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公辦養老院已經不能滿足更多老人的照顧需求,民辦護理院的建立正好符合了大眾的需求。”吉木薩爾鎮民政辦主任陳連彪說道。(記者 毛衛華 楊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