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縣作為自治區黨委常委聯系點和地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試點縣,堅持高起點開局、高標準開展、高質量推進,結合實際謀實策、出實招,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近日,裕民縣委書記徐本來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要著重從五個方面做好教育實踐活動和“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
一是領導帶頭,親力親為“走前頭”。要求領導干部以“向我看齊”的態度做到“十個帶頭”,即:帶頭學習提高、帶頭公開承諾、帶頭調查研究、帶頭聽取意見、帶頭查擺問題、帶頭交心談心、帶頭批評與自我批評、帶頭進行整改、帶頭接受監督、帶頭服務群眾,真正體現“認真”二字,以自身的過硬作風和表率行動,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做出榜樣。
二是精心準備,上下聯動“強基礎”。完善了辦公室工作機構,組成下派督導組和巡回檢查組,安排專項經費,做到了機構、人員、職責、經費和場地“五到位”;先后召開6次縣委常委專題會議,4次縣委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5次推進會。把“三民”活動,作為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充分發揮56個村隊(社區)309名住村干部的作用,實現“三個全覆蓋”。
三是找準問題,群策群力“廣調研”。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裕民縣成立了由各縣委常委擔任組長的調研組,專門到機關、鄉鎮(場)、村隊、社區、非公企業等,開展專題調研,召開座談會28場次,發放調查問卷2317份,征求意見建議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397條,梳理出黨員干部政治上不夠堅強以及“四風”方面的14種具體表現。裕民在工作部署、方案制定、學習教育、整改落實、專項整治、建章立制各個工作環節時,都緊緊抓住始終聚焦突出問題,不走神、不散光,在找準找實找深突出問題上做文章。認真解決政治上不夠堅強、不敢擔當,形式主義、不真學習,官僚主義、不察實情,享樂主義、不愿作為,奢靡之風、不守紀律的突出問題。認真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確保社會穩定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硬任務,作為檢驗活動成效的標準,克服“凈土”意識和滿足現狀的錯誤認識,防止麻痹松懈思想,查找部分地方和單位對宗教濃厚氛圍制止不力等問題。同時,聚焦教育、醫療、就業和交通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
四是嚴格程序,規定動作“不走樣”。做到以“四突出、四加強”來推進活動深入開展。突出學習教育,加強分類指導。把學習教育貫穿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始終,努力做到“四個一樣”,學習教育要像“啃硬骨頭”一樣,破骨及髓。突出問題導向,加強群眾監督。活動要讓群眾叫好,必須向問題叫板,查擺問題要像“雞蛋里挑刺”一樣,找準找實。突出揭短亮丑,加強立行立改。在批評與自我批評環節,要打消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的顧慮,認真聽取群眾意見,積極開展交流談心 。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嚴肅認真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敢于揭短亮丑,勇于接受批評。開展批評要像“擠膿包”一樣,干凈徹底,觸及思想和靈魂,真正達到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突出制度建設,加強服務群眾。整改落實要像“眼里不容沙子”一樣,毫不留情。要認真梳理現有各項制度,對貫徹群眾路線的已有制度,經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要長期堅持下去;對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要及時修訂。
五是注重實效,予惠于民“樹標桿”。針對群眾反映和當前存在的問題,制定了黨員領導干部“十二不準”的規定。當前,重點對群眾反響強烈的四個方面進行了整改。一是不準編造、傳播、輕信違背黨的政治紀律、影響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政治言論、有害信息;二是不準公車接送上下班和公車私用;三是不準不繳納或用公款支付住房水、電、暖等費用;四是不準接受班子成員及下屬婚禮、割禮、子女升學、過生日等活動宴請和邀請班子成員及下屬參加本人舉行的以上活動。大力改進文風會風,清理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在全縣公務用車上安裝GPS定位管理系統;進一步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全縣公務接待費用同比下降9.5%,會議費用下降14%;將過去的32項評比考核活動整合為7項;切實改進新聞報道工作,把鏡頭轉向基層群眾,全縣會議報道同比下降52%,領導活動的新聞報道圖像減少了57%。
徐書記還指出,在“三民”活動中我們堅持開門搞活動,通過“面對面”與“背靠背”找問題,“個別聽”與“集體談”查問題,“走進群眾”與“組織群眾”提問題,廣泛聽取意見。首先要做到干部不發脾氣,百姓不生氣,干群關系和氣,努力克服領導擺架子,干部撂挑子,百姓兜圈子。特別是聽取工作對象和服務對象的意見。從發展環境、民計民生等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入手,往深里挖、往實里找,并設置意見箱、公布監督電話,利用微信微博、走訪調研、問卷調查、開通網上平臺等多種方式,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同時,抓住民主評議、個別談話等關鍵環節、關鍵措施,堅持以整風精神進行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開展真批評,沖破問題背后的人情壁壘,真紅臉,對問題不踢球不留尾巴,通過廣泛深入聽取群眾意見,真正讓群眾講實情、讓干部訪真情,認真梳理分析。把各方面的問題找實找準找全,不留死角,不放過一個問題。使干部交出,“學習清單、紀律清單、制度清單、問題清單”。(記者 毛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