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入昆”帶動產業鏈條 為昆明工業化提速
富民縣與西山區交界處的松子房山山脊上,大風勁吹,一個個大型“風車”正在轉動,昆明第一個風力發電場正在運營。由國電電力云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88億元建設的這個大風埡口風電場一期項目,正是“央企入昆”投資項目中的一個縮影。
引進32個項目,協議投資額570多億元,“央企入昆”工作開展兩年來,初戰告捷。
“央企入滇”兩年
35家央企與云南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以往,央企在云南煙草、電力、石油、特種裝備、金融保險、通信、鐵路、民航等行業占主導地位,但與發達省區市相比,在滇央企數量少、分布窄,從事先進制造的央企規模也較小。
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將推動“央企入滇”作為云南發展路徑的重要選擇和加快全省經濟跨越發展的重大戰略,于2010年3月提出實施“央企入滇”戰略,以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形式多樣、互利共贏為原則,與央企開展深入合作。
隨著《云南省關于促進央企入滇發展的意見》的頒布,明確了“央企入滇”工作的目標任務:以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產業、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等為重點,發揮央企資金、技術、品牌和市場優勢,加快與央企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加速推進重大合作項目的建設。
一個清晰的藍圖隨之浮現:2010年至2012年,每年引進10戶以上央企到云南投資興業;通過與央企合作,經過3至5年的努力,在云南石油煉化、汽車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領域培育3至5戶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集團;促進優勢央企與地方企業的重組,帶動中小企業和配套產業的發展。
兩年多來,已有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35家央企與云南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一系列合作項目接踵而來。
云南省借助中央企業力量推動全省企業和資源的整合重組,加速云南工業化進程,切實推進發展方式轉變,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為云南的跨越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央企入昆”項目已達32個
協議投資額570多億元
按照省委、省政府實施“央企入滇”戰略的相關要求,昆明市組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度假)區管委會及市屬相關部門積極開展引進“央企入昆”投資工作。
2010年,《昆明市關于引進中央企業入昆投資的實施意見》出臺,提出了引進央企的工作思路、基本原則、工作措施和目標任務;2011年又制定了《昆明市對相關企業參與市國有投資項目招投標激勵暫行規定(試行)》,支持央企投資昆明項目建設。
目前,昆明市已引進22家中央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擬在昆投資32個項目,協議投資額570多億元。
在協議引進的“央企入昆”項目中,中國種子集團石林生產基地、中鐵二十三局地鐵管片生產項目、國電電力富民風電場等3個項目已部分投產,運行良好;國電電力尋甸清水海風電場項目、中石油昆侖燃氣富民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中航油昆明新機場供油工程、晉寧南車城市軌道裝備基地等7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工程建設正在推進中;其余簽約項目由于投資規模較大,決策、審批程序較多,項目從簽約到動工需一定時間,目前正按程序辦理項目審批、論證、規劃、征地等各項開工前期準備工作。
央企帶動產業鏈條
促進昆明產業優化升級
通過引入央企大項目,帶動延伸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聚優勢,將促進昆明產業優化升級。
如落戶安寧的中石油煉化基地項目,填補了云南石化產業空白。該項目投資230億元,計劃建設年處理能力達1000萬噸原油的石油煉化企業。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煉化原油1000萬噸,年生產乙烯100萬噸、天然氣100億立方米,產品市場輻射整個西南地區,可為當地帶來32億元的稅收貢獻,還將相應帶動近1000億元的下游產業鏈投資,安寧的城市人口也有望因此再增加10萬人以上。
落戶昆明經開區的哈爾濱電機廠(昆明)有限責任公司,是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旗下企業。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以昆明電機廠為基礎投資建設的云南水電裝備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13.8億元,建成后將成為年產380萬千瓦以上的水力發電成套設備和交直流電動機生產基地,對于推動云南電力裝備制造業的集群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昆明軌道交通產業園以昆明南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城軌裝備基地建設項目,以及昆明南車電氣設備有限公司軌道交通裝備關鍵部件和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為主導,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吸引配套企業進入,促進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壯大。
通過與央企合作,經過3到5年的努力,昆明有望在裝備制造、石油煉化、新能源等產業領域培育3到5戶銷售收入百億元以上的企業、集團,并通過促進優勢央企與地方企業的重組,帶動中小企業和配套產業的發展。
實施“一企一策”
解決央企項目落地困難
隨著《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出臺,投資云南乃至昆明的優勢凸顯。
目前,“央企入昆”投資項目推進中,存在著土地供應、設施配套、項目審批立項和環評,以及央企自身決策等方面的問題,因此,32個項目協議投資額為570多億元,但實際完成投資僅約19億元。
昆明將進一步創新工作方式,為“央企入昆”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工作作風和投資環境吸引央企來昆投資。比如針對每一戶央企、每一個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差異化的項目合作方案、服務方案(“一企一策”),切實為央企解決項目落地的困難;積極對接協調中央和省市有關部門,取得上級有關部門對昆明引進“央企入昆”投資工作的認可和支持。
昆明還將強化對央企項目的推進工作,對意向央企項目抓跟蹤、抓落實,促進意向轉化、早日簽約;對簽約項目抓協調、抓服務、抓開工,促進資金到位、項目落地;對在建項目抓協調、抓投產,促進項目推進,發展產效。
繼續認真研究國家、省的產業政策,準確把握央企的投資熱點和資本流向,在央企投資方向與昆明資源、產業之間尋求最佳的結合點。按照“盤活存量,吸引增量,做大總量”的要求,充分發揮和借助自身優勢,盤活、用好現有資源來吸引“央企入昆”投資。(廖治國)
來源:云南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