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華商巨頭入滇養豬 西南開放為外資提供新機遇
第二十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和第十屆東盟華商會期間,知名華商企業泰國正大集團與云南省政府簽訂農業合作投資協議。其中,在滇開建100萬頭生豬的飼養、加工以及品牌銷售等全產業鏈的投資建設是規劃的重要內容。
相關人士分析指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存在較大下行風險,企業選擇投資項目慎重,在此背景下的東盟華商會簽約投資金額卻不斷攀升,顯現了西南開放背景下獨特區位和資源優勢蘊含的投資新機遇。
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著名海外華商謝國民表示,中國的投資機遇已經從沿海城市轉移至三、四線城市,而西部地區投資潛力凸顯。正大集團將通過商業地產、零售業、飲食服務行業等尋求新的機會,同云南進行更多合作。
在華商論壇上,西南省區官員與海外華商重點探討了西部地區的優質資源和優惠政策。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藍天立表示,優惠的政策為廣大華商分享西部地區發展提供了機遇。貴州省副省長蒙啟良說,為了更好地為投資者做好服務,貴州在土地供應政策、稅收政策、保障措施上都有新舉措。
云南省省長李紀恒表示,近年來,云南與周邊國家交通網絡互聯互通、通關便利化、跨境人民幣結算等工作均取得了重大進展,華商到云南投資更加便利。云南將用“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為在滇華商提供優質貼心服務。
華商會期間,除泰國正大集團外,丹麥嘉士伯集團、印尼力寶集團、中國鋼海集團等華商企業還與云南方面簽訂了包括醫療養生、休閑度假、國際商貿城等項目,總投資超過300億元。
“通過類似的農業項目開展,可以避免以往常常出現的農戶承擔極大的市場、資金風險,而利潤卻常常是產業鏈條中最為微薄的現象。”謝國民表示,新項目將在滇實現企業與政府、銀行、農戶四方面的合作共贏。
通過產業化的運作,正大集團的投資項目還有望為云南省及其他省區的市場提供質量有安全保障的食品。其在云南飼養蛋雞的產業,初期規模約為年產30至50萬羽,后期將擴大到500萬羽;肉雞在初期將有年產3000萬羽的規模,后期將擴大到1億羽。
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表示,云南是一個農業大省,而外資先進的理念和經驗,通過提高農業專業化和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業產業化,帶動工業化、城鎮化的開發模式,將對提升農業專業合作化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
云南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鄭寶華認為,當前在云南農業領域外資進入相對較少,外資直接投資僅占5%-8%,而在西南開放過程中,外向型和出口導向型的企業,在西部地區若能起到現代生態農業建設和培育的示范作用,兼顧注重緩解對當地環境和資源的壓力,必然可以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外資。
來自老撾的華商孫云華此次重點考察與云南企業在花卉、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他說,隨著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啟動,尤其是國家支持云南建設面向西南開放的門戶戰略的實施,云南及整個西部地區的政策更加優惠,對外開放的步伐更大,對企業有越來越強的吸引力。
西南地區的巨大商機讓前來參會的緬甸曼德勒云南同鄉會副理事長李繼昌有些興奮。他說,同鄉會一共來了13名企業家參加此次東盟華商會,“我自己最想尋找天然食用色素方面的合作伙伴,如果能在靠近緬甸的瑞麗、芒市找到生產基地就更好了”。
東盟華商會是中國國務院僑辦與云南省政府合作,發揮僑務資源優勢促進西南地區與東盟華商合作交流,促進西南地區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舉措,與昆交會同期舉辦。近年來,東盟華商會累計共有5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或世界華商500強企業參會,如泰國正大集團、泰國TCC集團、丹麥嘉士伯集團、菲律賓上好佳集團、印尼力寶集團、新加坡三德集團、香港玖龍紙業等。其中,丹麥嘉士伯集團成功收購大理啤酒廠,并以此為基地,擴展輻射整個中國西南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收益。
來源:新華網(記者 趙大春 李懷巖 袁雪蓮)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