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融資平臺助推云南省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實現跨越發展,資金制約是欠發達地區普遍面臨的問題。近年來,永平縣立足實際、創新思路,積極探索資本運營方式,著力構建BT建設模式、國有資產抵押貸款融資、經濟林木權證抵押貸款授信評估3大融資平臺,有效推動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針對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資金缺乏、籌資難度大、推進慢的情況,今年4月,永平縣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了規范性的管理意見,推行社會資本一次投資、政府多級回購的新BT投融資模式,加快公共基礎項目建設。有別于一般性BT運作模式,永平縣推行“財政—國資(城投)公司—BT企業”多級回購新模式,確定國資(城投)公司作為BT項目發包和回購主體,按照合約在2至3年內實現對BT項目的回購。在此基礎上,財政以最低5年期分年度平攤支付國資(城投)公司回購資金。縣環境監測執法業務用房建設項目由于地方配套缺口大,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困難,采用BT建設模式規范化運作后順利開工建設。目前,總投資近5000萬元的多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都通過BT模式融資陸續開工建設,總投資6億元的永平縣博南工業園區、物流園區“五通一平”等項目,通過招商引資與廣西正菱集團簽訂了BT投資協議,順利推進。
針對大量國有資產閑置又無法作為向金融信貸機構貸款的抵押物、難以發揮融資作用的問題,永平縣在確保政府負債建設保持在可控合理范圍前提下,將包括縣委、縣政府機關大院在內的全縣所有可用國有資產全部劃歸縣城投公司經營,建立國有資產抵押貸款融資平臺,加快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步伐。國有資產和土地使用權劃轉后,仍由原單位繼續管理使用,而經營權交由城投公司用于抵押貸款。通過全面的清產核資,全縣可用于抵押貸款的國有資產達到17億元以上,全部抵押可融資貸款近10億元。
永平是核桃產業大縣,核桃種植面積達140余萬畝,年產值12億元以上。為充分發揮核桃產業積累效應,推動高原特色農業快速發展,該縣以農村金融產品創新、構建農民資本運營平臺為突破口,通過明確農民經濟資源產權,搭建農村經濟林木權證抵押貸款授信評估融資平臺。在廠街鄉巖北村,縣信用聯社根據林農申請,對103戶農戶的經濟林木進行了林權綜合價值評估,總價值達5900萬元,戶均授信額達20萬元以上。經過確權后的農民,活樹變成了活錢,資源變成了資本,解決了農民發展產業資金缺乏、貸款沒有抵押物的難題。目前,經濟林木權證核發和林權抵押貸款授信評估工作全面推開,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全縣林權抵押貸款授信額度不少于30億元。(記者 王永剛)
實習編輯: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