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去年新農合補償突破1億元惠及140萬人次
日前,筆者從云南省巧家縣合管辦獲悉:2012年,巧家縣共有49.77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38%;全年支出基金11632.58萬元,享受到“新農合”減免及補償的參合農民達140.27萬人次,資金使用率為84.84%。其中,門診減免補償135.51萬人次2881.43萬元,住院補償4.51萬人次8546.52萬元,正常住院分娩補償2527人次202.82萬元,特殊病種補償25人次1.82萬元,分別占補償資金總額的24.77%、73.47%、1.74%和0.02%。
該縣堅定不移地將新農合作為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抓好抓實,強宣傳、重管理、嚴監管、優服務,讓全縣參合農民享受到了黨和政府惠民政策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采取發放宣傳單、廣播電視宣傳等方式,大力宣傳新農合制度,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了參合率,同時深入細致地宣傳參合農民看病的報銷流程及縣外就診轉診程序,及時通報農民補償情況、定點醫療機構違規行為的查處情況,形成了全縣大動員、大宣傳、大行動的濃厚氛圍。去年共組織發放新農合宣傳單13.5萬份,制作宣傳展板210塊,廣播宣傳180余場次,編發新農合信息6期。
該縣還在充分調研測算的基礎上,適時調整相關制度,使新農合運行工作做到管理有辦法、用藥有目錄、住院有制度、報銷有程序。并結合新農合運行實際,對《巧家縣2012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進行了及時調整和補充完善。較2011年相比,門診和住院補償比例均分別提高了5至10個百分點,參合人員全年累計住院補償最高限額由每人每年5萬元調整為8萬元,住院補償中的癌癥、嚴重糖尿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病的報銷封頂線由6萬提高至10萬元;對14種慢性病進行門診補償,減免報銷比例為50%,封頂線為每人每年2000元;擴大了報銷范圍,增加了0-14周歲兒童先心病和白血病補償,實施了大病統籌補償,有效地減輕了廣大參合群眾的醫療負擔。
為提高新農合服務質量,該縣去年還組織召開培訓會議20余場次,對新農合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政策、法規、業務培訓,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同時,還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和新農合基金的監管,嚴格落實入院申報核查制度和轉診轉院審批制度,強化監管,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對鄉村兩級定點醫療機構實施“基藥”和執行“一般診療費”控制醫藥費用的增長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縣鄉兩級管理機構制定督導計劃,定期到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檢查指導,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收支兩條線管理,真正實現基金“管”“用”兩條線,“錢”“賬”兩分離,確保合作醫療資金的安全運行。
“交50元參加新農合,一次手術治療費用12787.67元,新農合給我報銷9478.25元,自付3309.42元,新農合就是好啊……”去年底,白鶴灘鎮法土村水井灣五社的馬高畢因左手橈骨粉碎性骨折入住巧家仁安醫院手術治療出院后,高興地說。(通訊員 閆科任 記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