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石漠化治理托起生態文明
“‘美麗’體現的是近年來全州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神奇’體現的是文山厚重的歷史、多彩的文化和獨特的自然生態。”7月24日上午,“美麗云南?神奇文山”專場新聞發布會在昆明海埂會堂舉行,云南省文山州委書記納杰推介了神奇文山。
納杰介紹說,文山州石漠化面積1.1平方公里,占全州國土面積的31%,占全省石漠化面積的28.8%,是云南省石漠化面積最大的州市。云南文山對石漠化地區探索形成了“六子”、“四結合”的綜合治理思路。綜合整治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414平方公里,減少土壤流失量124.7萬噸,增加水源函蓄能力1200萬立方米,增加植被面積14.5萬畝,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云南文山州加快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防護林體系建設、低效林改造、森林撫育、陡坡地生態治理、野生動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2012年森林覆蓋率達48.7%,建立自然保護地31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6個。
納杰稱,文山扎實落實污染防治和節能減排措施,關停淘汰落后產能,大力推進重點流域綜合防治,加強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文山州8縣(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均已投入運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2%,污水處理率達到82.5%,8縣(市)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均全部達標。
納杰表示,文山州把推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致富統籌起來,以自然村建設發展為基本單位,編制和實施“三農”發展大規劃,并且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規劃“八大工程”的重要內容,以產業發展為引擎,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深入開展生態縣、生態鄉,生態村創建活動,著力打造“美麗鄉村”。
納杰補充道,文山州山多地少,山區半山區占國土面積的97%,是云南省生態環境脆弱敏感的地區,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文山州委、州政府一定能夠把文山建設成為天藍、地綠、山青、水凈,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美麗家園。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是與古滇國、夜郎國齊名的云貴高原前沿文明古國——句町古國所在地,是“中國三七之鄉”和“中國祖母綠的故鄉”。文山物華天寶,有“世界罕見,國內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有“世外桃源”廣南壩美田園風光。(記者 李映青 郭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