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臨滄市長鎖飛:打造綠色沿邊開放重鎮
8月5日上午,云南臨滄市委副書記、市長鎖飛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臨滄具有交通區位、經濟產業等優勢,正在抓緊建設沿邊開放城市群,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同緬甸、南亞國家的經貿文化往來。
鎖飛表示,國務院2011年11號文件批準建設邊境經濟合作區后,臨滄成為邊境經濟和跨境合作區之一。其中,清水河口岸批準為國家一類口岸,通向曼德勒、仰光,乃至南亞國家,是云南通往上述地區最近的陸路大通道。昆明至臨滄的鐵路將于明年開工,從昆明,路經玉溪、普洱、清水河的高速公路將于2015年開工,2020年交通可以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目前,臨滄機場每周三班往返昆明,因客流量大,正在研究開通第四班,臨滄機場全面升級的基礎工作已經完工。滄源機場也通過了實驗性準備,開工建設,計劃將于2015年五一節慶時開通。臨滄境內高等級公路正在積極建設中,全市范圍內將形成三個半小時經濟圈。
鎖飛表示,臨滄產糖質量和產量全省第一,澳洲堅果種植面積達50萬畝,,年底日處理1萬噸的產房處理廠。臨滄的雞、豬在山上放養的,沒有添加劑。商貿物流上有獨特的優勢,深圳鞋業公司瞄準緬甸、南亞市場。鎮康工業園區主要是兩頭在外,深圳龍崗鞋業研發在外,銷售在外,制造在臨滄。廣西南華糖廠投入10億元,建成糖廠。
今年11月將舉行第三屆邊交會,屆時緬甸商務部部長將會參加,希望媒體朋友能夠光臨。鎖飛表示,臨滄邊境的貿易發展迅速,去年進出口貿易增長達50%,遠遠超過平均水平。
臨滄與和緬北地區的合作加大,已經建立300萬畝的緬北農業綜合開發試驗示范區,計劃種植100萬畝甘蔗,50萬畝咖啡,50萬畝澳洲堅果,100萬畝橡膠。由政府搭臺,企業進去緬北,原料基地建好,為沿邊的加工業做好準備,這樣老百姓也會從中受益。
鎖飛表示,特別是前年國務院發布云南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建設,沿邊是臨滄的一大特點,同時綠色是生命。臨滄每年每天201天空氣質量達到“優”,155天“良”,優良率達到97%。作為面向東南亞、南亞開發的重鎮,臨滄一直致力于生態保護,通過建設高品質特色農業基地、發展旅游等,打造綠色沿邊開放重鎮。臨滄建成1731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化基地
臨滄還是一個西電東送,在瀾滄江上有三座百萬千瓦以上電站建成發電,比較有特色的水電開發地。今年臨滄主抓“十百千萬工程”,每一戶老百姓房前屋后要種十棵樹,每個村村頭村委種100棵樹,鄉鎮所在地1000棵樹,八個縣城增加10000棵樹。到十二五的目標是建成2000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化基地,建成畝產值5000元以上的高效農業產業基地101萬畝。
未經批準,直徑20厘米以上的大樹不能砍伐,美麗的文化是臨滄內在的美。 比如滄源的巖畫2000多年了仍能保持原貌。 著力建設美麗邊地,圍繞“把臨滄打造成為云南對外開放的新重點,中國最具潛力的沿邊增長極”的目標,耿馬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孟定邊境生態城、南散姊妹城、滄源佤山旅游城建設初顯成效。(記者 胡永啟 李映青)
實習編輯 黃金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