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世關注的目光中,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完成各項預定議程,在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熱烈氣氛中勝利閉幕。
展望“十二五”,浙江代表、委員紛紛表示充滿信心和期待。
對百姓生活充滿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工業大學經管學院程慧芳:
期待國家加大教育投入
“十二五”時期,將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企業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時期。到2012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將占GDP的4%,國家財政投入加大,教育的發展會有更好的條件。對我們高校來說,“十二五”時期我們要加快創新人才培養,不斷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同時,我也期待國家能夠改善高校教師的生活水平,特別是高校退休教職工的收入水平。現在,高校的教職工的工資比較低,跟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工資有所倒掛,我來之前,好多老師都跟我反映這個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大學圖書館館長范誼:
縮小百姓收入差距
第一,對于老百姓呼聲特別集中的民生問題,特別是收入差距問題,在“十二五”期間,要有明顯的遏制。收入差距最好要有一定的縮小,讓老百姓真正看到,這個問題正在一步一步得到解決,給人民以信心。第二,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之后還有“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我們有無限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理工大學材料與紡織學院吳子嬰:
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
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全面地為新的五年工作描繪了新的藍圖,但藍圖是要靠踏踏實實的工作和努力才能變為現實的。在此期間,我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包括來自國際、經濟、和自然界的,但我相信通過五年的建設,孩子們能更快樂地學習,老人們能更愉快地歡度晚年,大學畢業生能更順利的就業,年輕人因住房帶來的煩惱更少些,國家更強大,社會更安定,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機遇在前,都想大干一場
全國人大代表、臺州市委書記陳鐵雄
國家海洋戰略給臺州機遇
陳鐵雄用“振奮”來形容“十二五”。因為浙江省海洋經濟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這給沿海城市臺州帶來了巨大機遇。他認為:“主攻沿海”就是要充分發揮潛在的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積極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全面邁向濱海時代。陳鐵雄說:“臺州將重點規劃建設總面積760平方公里的臺州沿海產業帶,努力使沿海產業帶成為國家沿海開發和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
全國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
在“義烏試點”好好干事業
周曉光談起“十二五”展望時,第一想到就是“義烏試點”的獲批,她說,任何企業家都有一種職業病,看到大的機遇擺在面前,就非常想好好干一番事業。“‘義烏試點’不管是對于義烏,還是對于在義烏的企業,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如同一條在浴缸里的魚一下子放在池塘里一般,有廣闊的空間可以施展。”周曉光說。
全國人大代表、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
滕頭村將更進一步
滕頭村將繼續發展低碳生態鄉村系統,我們要大興水利,全面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接下來,滕頭村要大力改善水環境,推進濱水環境與水利設施的整體化改造,實現河道基本功能與村莊景觀的提升。未來五年,滕頭村要提升休閑農業品質,將不斷提升旅游接待服務檔次,打造“全國鄉村休閑旅游第一村”。
更上層樓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連建偉:
希望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
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段專門針對中醫藥建設的闡述,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到中醫藥,今年又再次提出,說明重視程度越來越重,但同時也說明中醫藥還是比較弱勢的,希望未來五年,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我們中醫藥本身也要自強自立,把中醫教學辦好,堅持讀經典、跟名師、多臨床,培養出現代化的臨床人才,更快地適應今后的醫療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王梅珍:
網絡創業解決更多社會就業問題
網絡零售在中國快速發展,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購物的新選擇,也為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提供了一個新的就業平臺,希望未來,國家對于帶動就業效應顯著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給予有力的扶持政策,以激勵其進一步發揮擴大就業的作用,對網絡創業平臺給予稅收優惠、財政資金支持,加快其發展。
是壓力更是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劍星:
高耗能產業必須節能減排
“水泥制造行業是高耗能的重化工業。‘十二五’規劃對‘節能減排’更加重視,提出了更高的指標,二氧化碳等排放量都比‘十一五’期間下降了一個指數,以此來約束高能耗行業對環境的污染。”張劍星說。
張劍星認為,這種約束與其說是壓力,倒不如說是一種動力,“它能鞭策我們行業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必須要花力氣提高技術水平,努力走上節能減排、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的路子,朝可持續的、科學的方向發展,爭取讓水泥制造行業發展成為工業經濟中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主力軍。”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楊鑫 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