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冥王星的兩個新衛星在去年被科學家發現后,日前終于有了正式的命名——Nix(尼克斯)和Hydra(許德拉),從此算是有了太陽系的“戶口”了。而與此同時,它們所護衛的冥王星的“戶籍”卻面臨著被改寫的命運,天文學家不久后將就它的行星地位進行投票表決。
**“一神一妖”護駕“冥王”
據美聯社6月21日報道,最初觀測到兩顆衛星的是科羅拉多西南研究協會的天文研究小組。國際天文學協會采納了他們提出的命名方案。據研究小組負責人艾倫·斯特恩介紹,他們之所以選擇這兩個名字,是因為它們的首個字母是N和H,這正是今年1月啟程飛往冥王星的“新地平線”號(New Horizons)探測器的名字的首個字母。“新地平線”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冥王星探測器。
他們選擇的其中一個名字原本是Nyx,指的是希臘神話中的黑夜女神,但由于Nyx已經用來命名一個接近地球的天體,因此國際天文學會將其改為了Nix。而而另一顆衛星Hydra的名字同樣取自希臘神話,它指是看守冥界的九頭妖蛇許德拉。
冥王星普盧托(Pluto)的名字出自羅馬神話,顧名思議,也就是中國神話中所說的“閻羅王”,而在1975年被發現的冥王星的第一顆衛星卡戎(Charon)用的則是希臘神話中擺渡亡魂的冥府渡神的名字。由于冥王星在是最遠離太陽的行星,因此這個三顆衛星自然也都是些“見不得天日”的“人物”了。
兩顆新衛星是在2005年5月被哈勃望遠鏡的ACS高級巡天照相儀拍攝到的,當時暫定名為“S/2005 P1”和“S/2005 P2”。它們的亮度只有冥王星的1/5000,分別在距離冥王星約4.4萬公里和5.3萬公里的圓形軌道上運行,直徑為大約48和165公里,比卡戎1200公里的直徑小得多。
***冥王面臨“降級”威脅
兩顆衛星的發現令冥王星成為柯伊伯帶(Kuiper-belt)中第一個擁有超過一顆衛星的天體。但是去年柯伊伯帶的另外一個發現,也讓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受到了致命威脅,那就是一個比冥王體積還要大的小行星。
柯伊伯帶是位于海王星軌道之外的環狀區域,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30倍,是太陽系內結構最為龐大的小行星系統,估計約有50萬顆小行星,還有大量的巖石和冰態物質。
冥王星發現于1930年,是九大行星中離太陽平均距離最遠,質量最小的行星。科學家掌握的資料很有限,只知道它的質量約為月球的1/3,半徑為1400公里,表面平均溫度不超過零下221攝氏度,其構成物質的平均密度約為每立方厘米2克。由于個頭最小,軌道太扁,因此它作為太陽系行星的身份也經常受到一些天文學家的質疑。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對柯伊伯帶的研究更加深了人們的對冥王星地位的質疑。自1992年開始,柯伊伯帶發現的小行星已達幾百個,其體積記錄也不斷被刷新,不斷逼近冥王星,直到去年一個名為2003UB313的冰巖小行星進入了科學家視野,它的體積超過了冥王星。
這自然再次引出一個問題,比小行星小的冥王星還是行星嗎?不少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之所以在柯伊伯帶天體中被率先發現并躋身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之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反射陽光的能力。冥王星表面為冰層覆蓋,反照率高達60%,這大大增加了它被發現的幾率。柯伊伯帶比冥王星體積大的暗淡天體可能還有不少。
然而,冥王星畢竟已經占據行星寶座70多年,現在要把它拉下馬也不容易。假如把它逐出行星行列,不僅要改寫所有的教科書,改寫計算機軟件,還要改變人們頭腦里的九大行星觀念,對天文學及很多領域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國際天文學協會今年8月將在布拉格舉行大會,屆時與會的科學家將投票共同決定是否保留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