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美國研究人員提出,利用海底傳感器和移動傳感器建立一個海洋監測網,以幫助人們快速和準確地預報發生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中的海嘯。
目前,人們通常用移動傳感器(即深水海嘯探測浮筒)監測海嘯。
但由這些傳感器建立的檢測網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首先是它們之間相距太遠且維護費用昂貴,其次是探測浮筒雖能有效探測水流縱向變化,但卻難以識別地震引起的水流橫向發生的變化,因此存在著漏報的可能性。
美國匹茲堡大學路易絲·康福特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在國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經研究認為,如果利用廉價的海底傳感器與深海探測浮筒共同組成新的海嘯監測網,將能夠監測海水水流縱向和橫向的變化,從而更加準確地探測和預報海嘯的發生。為此,研究小組向國家科學基金提出了300萬美元的經費申請,準備在美國和印度尼西亞海岸進行試驗性研究。
在計劃進行的試驗中,研究人員不僅要將海底傳感器固定在海底,而且還要讓部分傳感器隨海水流動,以獲得地震運動、水深和流速3方面的參數。康福特說,新的傳感器監測網還將整合在通信系統中。新系統被命名為深海海嘯評估和報告系統2,因為美國在太平洋沿岸建立的海嘯警報系統為1,系統1只由深海探測浮筒組成。
(編輯:王晶 來源: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