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俄羅斯人去醫院看病時,只要帶上醫療保險單,就可以享受免費的診斷、藥物等所有的醫療服務。但為了緩解資金緊張,醫院不得不開設許多收費項目。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轉向私立醫院。

在俄羅斯,老人憑政府為他們購買的醫療保險單,就能免費看病。

住院治病不花錢
73歲的伊琳娜,是圣彼得堡的一位普通退休老人。曾經是英語老師的她,如今每個月的退休金只有5000盧布,大約200美元。然而,在如今的俄羅斯,看一顆牙齒就要花掉1000盧布。不過,用伊琳娜的話說,好在她還在享受前蘇聯醫療延續下來的好處。
1991年,俄羅斯頒布了《強制醫療保險法》,對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保留了特殊的照顧。像伊琳娜這樣的60歲以上的退休老人,只要憑借這張政府為她購買的強制醫療保險單,就可以免費看病。
伊琳娜的兒子——43歲的弗拉基米爾,同樣也有這樣一張強制醫療保險單。不同的是,為他買保險的是他的工廠。在俄羅斯,政府負責為老人、未成年人和學生等無收入的群體埋單;企業負責為雇員埋單。
俄羅斯人每次去醫院看病時,只要帶上這張醫療保險單,就可以享受到免費的診斷、藥物、手術、住院等所有的醫療服務。在俄羅斯,記者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因看不起病而在家中“等死”的情況。
看病還得排長隊
不少俄羅斯的社會學家們都認為,現行的醫療體系的確非常合理和先進,然而這也對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然老百姓不用花錢,那就要求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而這也正是俄羅斯醫療體系所面臨的最大難題。在俄羅斯的公立醫院里,排長隊的情況司空見慣。
弗拉基米爾告訴記者,如果得了感冒發燒一類的小病,他從來不會去醫院看病,因為“要排很長的隊,還不如自己去藥店買點藥”。
俄國家杜馬議員切列普科夫說:“醫療經費投入不足,直接導致了醫療人員的責任心下降。此外,現在醫院幾乎所有的服務項目都開始收費了。”
圣彼得堡的市立瑪麗亞醫院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同其他公立醫院一樣,為了緩解資金緊張的問題,醫院不得不開設許多收費項目:例如,一般情況下請醫生診斷病情是免費的,但請稍好一些的醫生就要額外付費;做必要的檢查項目,免費的隊伍通常要排很長的時間,如果等不及,就可以付費優先檢查。
此外,雖然住院治療是免費的,但不少手術、醫療器材因為有所謂的技術含量,病人通常要自己支付至少一半費用。
這家醫院的副院長阿列伊尼科夫告訴記者,目前醫院的運營經費70%來自強制醫療保險,13%來自政府財政撥款,還有17%需要通過這些收費的醫療項目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