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有人說,美國人如今擔心的事似乎特別多:坐在辦公室里會擔心受到襲擊,送孩子上學會害怕遭遇綁架,頭疼腦熱就唯恐患上重病,吃東西就要擔心瘋牛病或禽流感。
真有那么多事令人恐懼嗎?美國廣播公司網(ABC)2月底載文說,美國社會現在“恐懼心理”盛行的現象純屬人為造成。媒體、政客、社會組織和企業
構成了一個完善的“生產線”,源源不斷地“制造恐懼”,并“出售給”大眾,其中“利潤”不菲。 面對形形色色的恐懼,美國社會學者馬克·西格說,“我們并非告訴人們別去擔心任何事,而是要人們擔心值得擔心的事情,擔心那些確實能夠對你造成傷害的事情?!?/p>
個案+炒作=恐懼
美國社會學者巴里·格拉森納說,“美國現在有個恐懼制造業”,“制造商們”先把人們嚇唬住,然后再告訴人們,他們能在危險之中保障人們的安全。一些學者還揭示了“恐懼制造業”生產公式:個案+炒作=恐懼。
“媒體等向人們出示讓人毛骨悚然的照片,講述非常恐怖的事件。人們看到后便會覺得,那是普遍存在的情況,事實上那只是偶然現象,”社會學者史蒂芬·杜博納說。
ABC報道說,在這個“恐懼制造業”中,媒體首先脫不了干系。令人恐懼的事件已經成為各類媒體最常見的話題,比如“海灘鯊魚襲人”、“恐怖殺人蜂”以及“食肉細菌驚現”等。
一些社會組織也是“恐懼制造業”的中堅力量。比如,在美國大街小巷常常見到的失蹤兒童尋人啟事,仿佛提醒其他家長:他們的孩子正面臨巨大危險。
美國全國失蹤兒童和童工求助中心主席埃爾尼·艾倫說,他的中心每星期雇用400人張貼數以百萬計的尋人啟事。這家機構還與沃爾瑪等超市有協議,可以把告示貼到超市所有連鎖店。鋪天蓋地的尋人啟事不免讓人覺得,美國每年都有無數遭綁架殺害的兒童,但據艾倫介紹,實際上“全美每年只有115名兒童像報紙上的一些報道那樣失蹤多日,最后遇害”。
誠然,115名孩子遇害確實已經不是個小數目,但還不至于令人覺得草木皆兵,但是社會對“恐懼”的炒作卻干擾了不少家長原本平和的心態?!爱敻改競冋務摵⒆雍湍切┙壖苁录r,數字已經不再重要。無論是100名孩子遭綁架,還是1萬名,他們都覺得‘那就是我的孩子’可能發生的事情,”學者丹·麥克金說。
在一項研究中,麥克金把失蹤兒童尋人啟事出示給一組家長,結果其中大多數人開始覺得應該讓孩子在自己旁邊寸步不離。一名母親說,她甚至不允許孩子單獨去公共廁所,“盡管孩子對此深惡痛絕”。
社會學者格拉森納認為,綁架事件確有發生,但畢竟不具有普遍性?!芭c其他突發事件相比,孩子受到雷擊或是患上心臟病的可能性甚至更大,”他說,“美國家長們需要擔心的最后一件事似乎才是孩子遭到綁架。”
恐懼+宣傳=收益
為什么媒體、政客、社會組織或是企業對“恐懼”如此青睞?用美國社會學者愛德華·哈洛維爾的話說,“恐懼可以吸引你的眼球?!?/p>
社會關注度就是“恐懼制造業”的“利潤”,而這種“利潤”有時相當可觀。
對于媒體,“眼球”可能意味著更高閱讀率。這種對“恐懼事件”報道的收益并不局限于事件發生當時,其長期效應可以持續幾星期、幾個月甚至更久。以綁架事件為例,如格拉森納所說,這不是“一錘子買賣”,“只要遭綁架兒童沒有音訊,你就會不斷關注那些‘最新報道’,而當事情水落石出后,還會有全面總結。”
此外,對于社會組織,吸引“眼球”可能意味著吸引更多資助。對于政客,眼球意味著選票?!罢涂梢跃兔癖姷哪撤N恐懼感,承諾立法或設立專項資金,從而贏得選舉,”格拉森納說,“我還真找不出哪名政客不曾因此受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