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英國科學家日前鑒別出了七種常見病癥的數十個基因,完成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基因與疾病對應關系研究,被稱為現代醫學研究的重大突破。
***一舉發現12個關聯基因
在6月6日出版的《自然》和《自然遺傳學》雜志上,科學家公布了初步研究成果。研究報告指出,24個基因變體會增加郁躁癥、冠心病、克羅恩病(一種腸炎類疾。、高血壓、風濕性關節炎以及Ⅰ型、Ⅱ型糖尿病等七種常見病的患病幾率,其中12個高風險基因是在這次研究中新發現的。
研究還首次發現,克羅恩病和Ⅰ型糖尿病都與調節免疫系統的PTPN2基因有關,這一有趣的發現表明這兩種病癥有相似的生物學機理,都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研究也發現了冠心病和高血壓之間、風濕性關節炎、郁躁癥和Ⅱ型糖尿病之間的基因聯系。
在7號染色體上發現的一個基因變體會極大地增加女性患風濕性關節炎的幾率,但對男性卻沒有任何影響。領導這項研究的牛津大學的唐納利教授表示,在兩性都很常見的病中,幾乎很少發現這種只針對其中一個性別的高風險基因。
***科學史上最大規模研究
這項迄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致病基因研究獲得了英國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的900萬英鎊資助,耗時兩年,共有50個頂尖研究機構的200名科學家參與其中。
研究者對1.7萬來自英國各地的志愿者進行了血樣采集和分析,并建立了包括100億項基因信息的數據庫。所有志愿者都患有至少其中一種常見病。每種常見病選取了2000名病人的基因樣本,再與3000個健康人的基因圖譜進行了比照,找出其中的差異。
研究采用了日前研制的“基因芯片”,它能一次快速掃描50萬個基因標記,極大地加快了研究效率。近幾周公布的關于心臟病、乳腺癌、肥胖癥等疾病的高風險基因的研究成果,都是在這種技術的幫助下完成的。
***開啟“個性化”醫學時代
唐納利教授表示,新發現將有助于研制出針對這些疾病的更有效的診療方法和藥物。他說:“新方法可靠有效。未來幾年,我們對常見病在遺傳方面的認識將產生巨大變化,F在還只是停留在表面!
致病基因研究將打開一個通往“個性化”醫藥時代的窗口,病人基因分析將成為常規檢查手段,醫生可以據此決定哪些藥物對病人的基因而言可以產生最佳療效,而非現在針對同一病癥采取“千人一方”的治療手段。
此類醫學研究將給醫學病理診斷帶來方法論上的突破。面對一些精神類病患,醫生目前還很難準確區分“先天”體質和“后天”經歷在致病過程中各自扮演怎樣的角色,而基于基因數據,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患上精神類疾病。
唐納利教授說:“許多種最常見的疾病的致病原因其實是非常復雜的,部分是先天,部分是后天,基因與我們的環境和生活方式相互作用著。”
(康娟)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