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上月球、飛火星……這些都是人類千百年來的探索夢想,很多國家也都在為此進行大量準備。當地時間8月31日,俄羅斯航天局局長阿納托利?佩爾米諾夫宣布了俄未來的太空探索計劃,包括2025年實現載人登月,此后在月球建永久基地以及2035年之后載人飛往火星等。
***未來計劃雄心勃勃
綜合英國《每日電訊報》等媒體報道,當天,佩爾米諾夫表示,俄羅斯已經制定了未來大約30年的太空探索計劃,并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等不同階段。
按照這個計劃,俄羅斯準備在2025年前讓宇航員進行登月之旅,然后于2027至2032年間在月球建立永久考察基地,佩爾米諾夫說:“根據我們的估計,我們可以在2025年準備就緒,實現登月載人飛行。”
一旦在月球設立基地,俄羅斯便可以利用月球作為遠征火星的跳板,希望在2035年后開始載人火星之旅。
盡管上述計劃很是雄心勃勃,但佩爾米諾夫同時也承認,對俄羅斯航天局來說,載人飛往火星還是一個長期目標,因為目前還有很多困難和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設計及建造適合登陸火星的宇宙飛船就是一大現實問題,因為目前的宇宙飛船技術根本無法對遠征火星的宇航員提供足夠保護,而時間尤為漫長的火星之旅對宇航員和宇宙飛船的安全都是巨大的挑戰。
***2015年完成空間站任務
另外,佩爾米諾夫表示,根據短期目標,他們計劃在2015年之前完成對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的組裝和建設任務,使其具備此前國際協議中指定的技術結構,成為完全符合要求的全面的太空科研中心。
美國將國際空間站的退休時間定為2015年,但俄羅斯提議空間站上的俄羅斯艙使用到2020年。
佩爾米諾夫說,在2016年至2025年間,目前的國際空間站“退役”后,俄羅斯計劃在近地軌道部署一個平臺用來組裝航天器。
***美俄太空計劃競爭激烈
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實現載人登月的只有美國。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第一次成功地降落在月球上,開創了人類認識月球的新紀元。
自美國“阿波羅”計劃結束后的很多年內,由于探月活動耗資巨大,各國探測月球活動曾經一度沉寂。
但近年來,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人類提供了進一步探測月球的可能,而且,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繼而為飛向火星服務也成為各國探月的一大目標。目前,美國、俄羅斯等國在探索月球、火星等項目上競爭激烈。
早在2004年,美國總統布什就提出了重返月球計劃,并進一步提出登陸火星的設想,這個龐大的項目花費相當不菲。
2006年12月5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詳細公布了探索太空的重大舉措:送人類重返月球并建立永久基地,為登上火星做準備。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官方網站公布的消息,他們計劃于2020年用載人飛船將4名宇航員送上月球。宇航員將花4年時間在月球建立基地,到2024年,普通游客將有機會登月居住。
而俄羅斯也一直在太空探索方面不甘示弱。作為登陸火星計劃的一部分,俄羅斯已經開始廣泛尋找參與該計劃的志愿者、宇航員。如果確定了合適的人選,有關機構將對他們進行登陸火星以及火星生存等一系列模擬訓練。
2007年6月,歐洲航天局宣布將與俄羅斯合作,共同進行模擬登陸火星的試驗。這一計劃有三個模擬項目,包括兩次時間分別為105天的預備試驗和最后520天的正式試驗。因此,歐航局也正在廣泛招募志愿者參加該計劃,體驗全封閉的火星之旅。(張春燕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