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雖然沒有精確的統計數據,但近年來,假學歷波及全球政壇已是不爭的事實。隨著葡萄牙總理被指控“文憑造假”和韓國名流頻陷“學位門”事件,官員假學歷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圍城》里那張挖空心思弄到的“克萊登大學”文憑,如今正成為官員們的“燙手山芋”。
葡萄牙總理“掉進”文憑漩渦
49歲的葡萄牙總理若澤·蘇格拉底最近有點兒煩,他在里斯本私立大學獲得的土木工程學士學位,正成為國內反對派抨擊的焦點。蘇格

拉底1995年開始在里斯本私立大學進修,但他第二年就迅速獲得了工程師學位。如此短的時間內修完5門課程,其中必然大有“奧妙”。由于在葡萄牙,高學歷是擔任領導職務的敲門磚,工程師或醫生文憑更被認為是步入高層的通行證,總理的學歷問題迅速在該國掀起了軒然大波。值得注意的是,在葡萄牙政府官方網站上,蘇格拉底的簡歷已悄悄從“土木工程學士”學位降格為“土木工程專業文憑”。
韓國名人明星頻陷“學位門”
近幾周來,韓國有超過15名公眾人物被曝光在大學文憑上造假,其中有人幾十年來一直在粉飾自己的簡歷,這一丑聞使素來重視教育背景的韓國社會一片嘩然。不少明星、名人近日紛紛舉行記者會,主動承認學歷造假行為。8月30日,韓國公務員委員會發出請愿書,要求政府對全國超過6.3萬名公務員的背景資料進行徹底檢查。
俄羅斯調查政敵學歷成風
在俄羅斯,互聯網成為假文憑最有效的銷售途徑。不僅很多熱門網站上有銷售假證的廣告,甚至出現了一批明碼標價銷售假文憑的專業網站:根據高校的名聲高低,售價從3.3萬盧布到4.7萬盧布(1元人民幣約合3.4盧布)不等。由于俄羅斯政府對很多職位提出學歷要求,假文憑成為官場上司空見慣的事情。因此,對政敵文憑真實性的追查,也成為政治斗爭中最常見的一種傾軋手段。4月13日,在反對者的窮追猛打之下,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達里尼格爾斯克市前副市長亞歷山大·杰列比洛夫,因使用假文憑被送上了法庭。
中國假文憑幕后有推手
假學歷有兩種情況,一是“真的假文憑”,即辦假證的;二是“假的真文憑”,也就是文憑注水。與國外官員的“初級造假手段”相比,中國官員的假學歷顯然大都是“硬通貨”,無論拿到哪里去檢驗都是真的。“假的真文憑”在一些干部中流行,背后的推手——各大高等院校顯然功不可沒。
“一些學校經常和某些省份開展省校合作計劃,省里給學校一筆錢,負責培養對象就是縣處級以上的干部。可有幾個人會去真正上課呢?”有學者指出,這種情況非常隱蔽,即使打擊“假文憑”風力再大,估計也很難刮到這里。
一個被廣泛引用的例子是江西省官員胡長清學歷造假事件。據報道,胡長清在位時,托人在北京中關村大街上胡亂買了一個法學學士文憑,從此即開始以“北大才子”自居。對這樣的公開造假行為,在胡長清擔任江西省領導時,卻從來沒有人公開提出過質疑。官員熱衷混文憑的目的很簡單:升遷。
面對各方的呼吁和建議,中國政府有關部門這些年一直沒有減少對官員假文憑的懲治力度。
從2002年起,中央四部委已經組織了一次整治官員假學歷的嚴打風暴。浙江溫州某地1267名干部檔案中62人學歷有問題,深圳查出假學歷證書107份等,關于查處假學歷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關于如何打擊官員假學歷問題,社會各界給出的建議很多。有的提出應降低干部任用對文憑的要求標準,也有人主張教育系統先要嚴格自律。有學者表示:“這個問題關系到對干部的考核,關系到體制改革,應引起高度重視。”
美國文憑鑒定開通官方網站
2005年8月,美國調查人員開始追查一家網上銷售偽造文憑的公司。經過一年的調查與審問,調查人員爆出驚人內幕:至少135名白宮工作人員曾購買偽造文憑。這起假文憑丑聞被曝光后,美國國內一片嘩然。媒體對這些官員指責最多的是,他們不但通過假文憑騙取了高職高薪,而且利用政府部門的合法福利待遇,將買假文憑的費用報銷。而經初步核實的調查結果也表明,8個部門28名聯邦政府高官的假文憑,確實是用納稅人的錢買了單。
美國國會一份2005年的調查顯示,美國境內境外運行著200多個“假文憑作坊”,它們每年單靠兜售虛假文憑就可賺得至少2億美元的暴利。美國教育部聯手聯邦貿易委員會及人事管理局,開始文憑打假行動。它們開通官方文憑鑒定網站,將6900所經過鑒定的教育機構名稱一一羅列出來,希望可以幫助雇主擦亮眼睛。美國許多州政府開始制定相關法律,俄勒岡和新澤西州就明確規定,凡是使用假文憑求職將被視為犯罪行為。(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