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環(huán)球在線消息:2003年12月,薩達姆被美軍逮捕后,被秘密關(guān)押在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的克羅珀戰(zhàn)俘營。克羅珀戰(zhàn)俘營是一座戒備森嚴的建筑物,也是距離巴格達市中心約16公里的美軍“勝利營”組成部分。

資料圖片:2005年11月28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綠區(qū),伊拉克前總統(tǒng)薩達姆在審判法庭上辯護,怒斥法官。新華社發(fā)

保羅·喬治是一名會說阿拉伯語的美國人,作為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參與審訊的特工之一,每天需要與薩達姆一起度過5個小時。保羅·喬治在自己的新書《恐怖分子觀察》中,透露了與薩達姆交談的情況。
他在書中寫道,顧忌到薩達姆的特殊身份,他不同意對其使用所謂的水刑(使犯人以為自己快要溺斃的審訊方法),也沒有使用震耳欲聾的音樂和令人眩暈刺目的燈光。而是建議采用非常溫柔的方式接近他,比如陪他一起輕松聊天,和他一起抽古巴雪茄、喝咖啡,給他吃中東糖果等,通過這些方式瓦解他的意志。
薩達姆承認曾屠殺18萬庫爾德人
他經(jīng)常到關(guān)押薩達姆的牢房后面的天井中與他聊天,并與這位伊拉克前總統(tǒng)建立了和諧關(guān)系,他成了薩達姆與外部世界惟一的聯(lián)系通道。兩個人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討論伊拉克局勢和薩達姆的文學成就。薩達姆被他的行為感動,向其“敞開心扉”。
薩達姆甚至曾在他面前突然淚流滿面,并向他坦白承認曾屠殺18萬庫爾德人以及試圖擁有核武器的渴望。薩達姆還告訴他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比如他從未使用過替身,他說:“沒有人可以扮演我”。他還承認自己曾經(jīng)捏造一些反對自己的陰謀,目的是看看到底有沒有人參與進去真想反對自己。(李金良)
監(jiān)刑法官回憶薩達姆最后留言:好好活著,我的兒子
新華網(wǎng)消息:薩達姆也許沒想到有一天他會死。他走上絞刑架后,我們要求他戴上頭罩,他拒絕了,這是視死如歸的表現(xiàn)。
薩達姆之死能帶來什么
學習時報消息:2006年12月30日,在2007年新年即將來臨之際,伊拉克前總統(tǒng)薩達姆被執(zhí)行了絞刑。其實,從2006年11月5日薩達姆被伊拉克高等法庭判處死刑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已經(jīng)被決定了。但是,薩達姆的死給伊拉克能帶來什么?國際社會一時間都在關(guān)注這個問題。(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