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
立法預防劃定禁區
一些國家立足長遠,通過修訂法律預防國家公務人員職務犯罪。2007年4月初,日本政府在即將向國會提出的國家公務員法修正案中明確規定,公務員在離職后兩年內不得為自己再就業的企業與原政府部門拉關系。今后將禁止政府各部門為高官退職后的再就職進行不正當斡旋,違者將被處以最高三年的有期徒刑。
體制預防有的放矢
2007年1月,越南共產黨召開十屆四中全會,要求“停止黨的機關、軍隊、公安等部門經商辦企業”。決議說“這是越南從源頭上遏制走私、腐敗等弊端的一個重大舉措”。全會還要求精簡黨和國家的機構,越共中央現有的十一個部委將只保留六個部委,此舉預示著越共正在從體制和制度層面全力探索反腐突圍之路。作為四中全會的有力舉措之一,2007年2月3日,由越南人民警察總局和公安部共同組建、代號為C37的越南專門調查貪污腐敗案的反腐敗警察局正式組建。該局職責除了直接調查官員腐敗案件外,還要向最高領導層遞交建立反腐敗機制的各項建議。
保加利亞成立國家安全局以打擊腐敗犯罪保加利亞政府決定在現有政府架構內增設國家安全局,以加大打擊腐敗犯罪的力度,盡快滿足歐盟相關要求。該局負責跟蹤調查官員腐敗和有組織犯罪活動,該部門工作直接對總理負責。
俄羅斯擬成立新機構專防富人逃稅俄稅務部門計劃成立一個跨地區新機構,核查最富裕俄羅斯人經濟情況,打擊逃稅行為。該機構專門從事監控最富裕人群的個人商業活動,并且將負責調查社會名人的財產情況,比如著名運動員和流行音樂歌手等。
捷克擬設反腐特工打擊腐敗捷克政府在去年8月宣布,為打擊日益嚴重的官員腐敗現象,政府提議設立“反腐特工”,允許他們通過秘密活動獲取政府官員的腐敗證據?!巴该鲊H”組織捷克負責人阿德里安娜·克爾納喬娃表示:“如果我們缺乏有效手段揭露腐敗行為,那么檢察機構將難以滿足社會的長期(反腐)需要,而‘反腐特工’毫無疑問是有效手段之一。”
緬甸解散交警部隊,并重新招募新人重組部隊是為了打擊日益猖獗的貪污腐敗現象。2006年,仰光有五百五十多名交警因為涉嫌向違反交通規則的人收取賄賂,而被送到邊境城鎮和鄉村地區作為懲罰。新政府一直在處理涉嫌貪污的公務員,2007年全年關卡部門至少有1/5員工在反貪行動中被開除。
日防衛省擬用衛星防腐敗日本防衛大臣石破茂1月13日說,他支持通過衛星定位系統監控防衛省高級官員行為的舉措,這一措施將成為防止腐敗的有效手段。由于日本媒體不久前披露了前防衛事務次官守屋武昌多次在節假日接受賄賂的丑聞,為防止腐敗事件再次發生,石破茂和現任防衛事務次官增田好平決定為防衛省高級官員提供帶有全球定位系統的手機,以便在夜間和節假日監控他們的行為。據悉,這種手機將配備給防衛省次官、官房長、統合幕僚長和陸海空各幕僚長等十多名高級官員。
墨西哥安裝無線攝像頭和全球定位系統打擊腐敗墨西哥反腐人員手中的利器之一便是高新技術。如墨西哥城警察局在全城170輛拖車上安裝無線傳輸的攝像頭和全球定位系統,以狠剎違章車輛司機賄賂行為,警方甚至還動用直升機進行空中勘測繪出三維不動產圖的辦法查處偷漏稅。根據墨西哥政府去年年底公布的反腐敗計劃,政府除將加大對財政執行情況的監督力度外,還要制定反腐敗教育計劃,使兒童和年輕一代遠離腐敗。
俄安裝攝像頭建立舉報網反腐敗2007年,俄經濟發展部向聯邦政府各部門以及各聯邦主體正式下達一份“反腐標準計劃”,其中包括在官員會見商人的場所安裝攝像頭、在各機構內部成立專門的反腐部門以及建立公務員舉報網。俄還將在各行政機構建立一個龐大的反腐敗內部信息網,以幫助官員通過非正式渠道“揭發”有腐敗行為的領導或同事。
資產追回機制初見效
去年9月17日,聯合國毒品控制和犯罪預防辦公室與世界銀行共同發起了“追回被竊資產倡議”?!俺h”意在幫助發展中國家追回被腐敗官員竊取的國家資產,并將這些資產用于發展項目投資。世界銀行表示,發達國家應當停止為被竊取的國有資產提供避難所。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倡議”將促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確保被劫掠的國家資產重新回到它們真正的主人手中。目前這個資產追回機制,正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支持。
民間反腐彰顯力量
印度推反腐新招“零盧比紙幣”在印度為了向日益猖獗腐敗現象宣戰,一個致力于反腐敗的組織“第五支柱”,推出了一種幣值為零的“紙幣”?!凹垘拧敝挥幸幻嬗∮姓鎺诺膱D案,另一面則寫著這項運動的聲明,“我承諾既不受賄,也不行賄。”而在“紙幣”上標明幣值的地方,則印著一個大大的數字“0”。這種“紙幣”將使印度的普通百姓能在不和官員發生正面沖突的情況下,表達他們拒絕腐敗的心聲。目前,“第五支柱”已經印制了2.5萬張這樣的“紙幣”。
反腐網站全球開花美國一個名為“國際追蹤”的公司團體7月11日開通一家網站,以搜集全球官員索賄信息,幫助公司在拓展國外業務時反腐敗。此舉獲得全球連鎖零售巨頭沃爾瑪百貨公司及世界銀行等多家企業或組織的支持。(來源: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