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為改善擁堵的交通問題,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通從5年前開始對進入市中心的每輛汽車每天征收8英鎊的“交通擁堵費”,但是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駐英使館卻不買賬。據英國《衛報》3月1日援引倫敦交通廳的最新數據報道,至今20個國家駐倫敦使館已累計拖欠這一費用高達1000多萬英鎊,其中美國使館以200多萬英鎊高居榜首。
自從2005年7月美國大使館開始拒絕繳納“交通擁堵費”以來,它與倫敦市政府的矛盾趨于白熱化。快人快語的利文斯通對此十分生氣,他曾于2006年在接受電視訪談時稱美國駐英大使羅伯特?塔特的行徑像個“狡詐的小騙子”,后來更是揚言要把進入市區的美國使館車子沒收,但一直沒有付諸實施。
雙方爭執的焦點在于“交通擁堵費”的性質。在美國國務院的支持之下,美國大使館堅稱“交通擁堵費”屬于地方稅。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外交官享有豁免權,也就是不需要繳付。而利文斯通和倫敦市政府則強調,這是倫敦市政府整頓市區交通、排除擁擠的“服務費”,外交官若想避免繳納這項費用,可以搭地鐵、公交車或以其他“綠色”交通工具上下班。
日本使館也從2006年8月1日開始拒絕支付這一費用,理由與美國大同小異,迄今已拖欠100多萬英鎊,位居第二。其他拖欠費用較高的外國使館包括:尼日利亞982350英鎊,俄羅斯912360英鎊,德國828170英鎊。其中德國從去年開始拒絕交費。
除了德國的其他歐盟國家使館曾開會討論此事,但沒能達成統一意見。在前20名拖欠名單中,歐盟國家還有:法國(263200英鎊)、波蘭(249000英鎊)、羅馬尼亞(203740英鎊)、西班牙(184580英鎊)和希臘(181200英鎊)。
(王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