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在瑞典,如果你想貸款300歐元(約合469美元),只需發送一條短信。15分鐘后,這筆貸款就能出現在你的賬戶里。但正是由于短信貸款方式的簡單快捷,誘使人們沖動消費,越來越多的瑞典年輕人和低收入或無收入者身陷債務泥潭。
呆賬劇增
揚內·
阿克朗是瑞典債務追索公司Kronofogden的發言人,她對法新社記者說:“瑞典自2006年3月中旬推出短信貸款業務,但僅僅3個月后,第一批債務收款人就開始出動追繳欠款。”
從那時起,未清償的短信貸款數量劇增。以Kronofogden公司為例,公司2007年共接手2萬筆短信貸款追償業務,其中35.9%筆貸款的對象年齡在18歲到25歲之間。
“我們有理由擔心這個發展趨勢,”瑞典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古納·拉爾森說,“這個新型貸款系統使得那些通常沒有機會獲得貸款的人,如青少年和低收入或無收入者,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得貸款。”
據法新社12日報道,這些短信貸款平均每筆3000克朗(500美元),償還期限為30天。但借貸人除還清本金,還須支付手續費和利息。若以3000克朗計算,手續費為500克朗(83.3美元),利息為50克朗(8.3美元)。
拉爾森和阿克朗解釋道,如果貸款未及時還清,借款人就會身陷惡性債務循環。在很多情況下,人們不得不申請新的貸款用以償還之前未及時繳納的欠款和高額利息。
拉爾森說:“由于還款期只有短短一個月,很多人都沒有足夠的錢償還貸款和相關費用。”他呼吁債權人放貸之前摸清借款者信用情況。
言過其實?
然而,率先推出短信貸款業務的瑞典移動公司認為,對短信貸款導致債務問題的批評“過分夸張”。公司發言人卡爾·羅森鮑姆指出,在美國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也存在的短信貸款業務在瑞典很受歡迎。瑞典人向來以高消費習慣和對新技術的快速適應能力聞名。
對于批評緣何產生,羅森鮑姆解釋說:“短信貸款的巨大成功讓當局感到很驚訝,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這個新事物。”
羅森鮑姆堅持說,瑞典移動公司的客戶平均年齡為32歲,公司在發放貸款之前已查驗過客戶的財務狀況。
據羅森鮑姆介紹,瑞典移動公司的呆賬率小于2%,比信用市場上其他公司的呆賬率小得多。
雖然2006年短信貸款剛推出時,瑞典市場只有瑞典移動一家公司有這項業務,現在已有約30家公司在短信貸款市場競爭。
政府憂慮
羅森鮑姆的言論似乎并不能使瑞典有關部門放心。針對一些年輕人和低收入者的債務失控增長狀況,今年1月,瑞典有關部門出臺規定,禁止利息額超過原始貸款額。
據阿克朗介紹,短信貸款使人們有可能迅速獲得金錢,這會刺激人們的行為沖動,這是短信貸款方式的主要潛在危險。
瑞典的地鐵站、公交車站和街道旁隨處可見顏色醒目的短信貸款廣告。斯德哥爾摩商學院經濟學家迪克·福斯隆德說:“年輕人和有全職工作的成年人一樣面對著(消費)壓力。”他指出,在那些收入低或沒收入的人看來,短信貸款似乎是滿足他們消費欲望的捷徑。
“短信貸款又簡單又快捷,而年輕人在行動之前很少考慮后果,”20歲學生艾米·特朗說,“年輕人想買衣服,去酒吧,下館子,旅游,他們想馬上實現這些事情,而不是等到一兩個月后。”(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