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表面的赫柏大峽谷
火星表面的赫柏大峽谷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從事火星研究的美國專家小組首次獲得了火星表面最深峽谷--“赫柏”(Hebe,希臘神話中的青春女神)峽谷的高清晰三維照片。
據悉,這些照片是火星人造衛星“火星快車”上安裝的高清晰度立體照相機拍攝的。照片上非常清晰地顯示出了“赫柏”峽谷及其內部的高山。
科學家們解釋稱,“赫柏”峽谷是火星表面構造最為奇特的峽谷之一,它位于火星表面最著名的峽谷--“水手”峽谷(mariner)以北。地質學家認為,火星表面的“水手”峽谷大約在35億年前沿著火星地質斷層開始形成。斷層是由地質構造變化以及位于西部的塔希斯(Tharsis)巨型火山的不斷增長所造成的。當融化的巖石(巖漿)從地殼涌入塔希斯山后,整個地區開始抬升,這時周邊的地殼巖石不斷被拉伸,直至斷裂形成斷層和裂紋。
當裂縫展開后,地面就會下沉,就像拱門移動時拱心石就會墜落一樣。同時,斷層也為地下水的流動打開了通道,它破壞了地表,并且擴大了斷裂區域。在“水手”峽谷中的許多地方,險峻而且較新暴露的崖壁變得很不牢固,由此造成的山崩使峽谷變得越來越寬。
而照片上顯示的“赫柏”峽谷中沉積物層層堆積,幾乎可以觸及到山谷的邊緣。它們呈現出了受侵蝕的巖脊和階地,孤立的小山、平頂的臺地等等不同形態。在一些地方,沉積物被山體滑坡的巖石碎塊所覆蓋。
最令科學家們感興趣的問題是:這些沉積物從何而來?這種平鋪、無扭曲的層疊說明沉積物是在一個平靜的地質環境下堆積起來的。例如,從天而降的火山灰,或是沉積在湖泊或者大片靜止水域的沉積物。但是如果沉淀物質的來源是湖床沉積物,那么它們又是如何進入了山谷?這依然是個未知數。
據研究人員稱,“赫柏”峽谷最深處在8000米以上。根據峽谷的造型判斷,這一地區曾經是水的世界,而峽谷內部這座平頂高山曾經是原來水世界中的一座小島。(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