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蓮之城將成為未來的“諾亞方舟”


“睡蓮之城”的動力來自于可再生能源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眾多的科學家也早已為我們描繪出無數的城市及島嶼將有可能被海洋所淹沒的恐怖情景。為了應對這場也許會在不遠的將來發生的災難,許多有識之士正搜腸刮肚地尋找解決方案。日前,一名比利時的建筑師就構思出一個“諾亞方舟”——“睡蓮之城”。根據這個設想,一旦人們的家園被淹沒,就可以居住在這種能夠漂浮在海面上、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的建筑物中,每一個“睡蓮之城”都可以容納大約5萬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4日報道,根據電腦合成的“睡蓮之城”的外型圖,這種漂浮在海面上的奇特建筑物第一眼看上去就像巨型的充氣椅,它能夠漂浮到世界的任何地方,并且實現自給自足。比利時建筑師文森特?嘉勒博設計這個“漂浮之城”的初衷就是為那些將遭受“滅頂之災”的人們建造一個容身之所。
“睡蓮之城”的中部有一個能夠收集并凈化雨水的湖,三座形態各異的假山還可供人觀賞,而動力則來自于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假山上面設置一些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將太陽的輻射能量轉化為電能,此外風力渦輪機以及能夠將潮汐產生的動力轉化為電能的發電站同樣可以為這個“理想城”提供動力。根據設想,“睡蓮之城”完全能夠實現“零排放”,因為所有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廢棄物都可以實現再循環。
對于自己的杰作,文森特?嘉勒博表示:“這是一座兩棲城,城中沒有任何馬路或車輛,我們想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一些國家花費數十億英鎊擴建海灘、加固堤壩,但是‘睡蓮之城’實際上是應對水平面上升的終極解決方案。我認為如何安置因氣候變化而失去家園的數百萬人將是21世紀的最大挑戰之一。”
據悉,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估計,到2100年的時候全球的海平面高度有可能會上升9厘米至88厘米。在許多地區,如果上升高度達到50厘米的話,那么整個海岸線將不復存在。在一些地勢低洼的島國,如圖瓦盧、基里巴斯以及馬爾代夫等,海拔最高也僅有2、3米左右,一旦海平面上升大約50厘米,這些島嶼中的主要部分將會被沖蝕或淹沒在水中。即使上述現象沒有發生,這些島國的飲用水供應也將出現困難,因為屆時淡水儲備將會受到海水的侵蝕。此外,如果全球海平面高度上漲的話,生活在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及緬甸等亞洲國家沿海地區人們的生活也將受到嚴重影響。(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