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媒體8月2日報道,科學家日前在非洲野生大猩猩身上發現了與人類艾滋病病毒新變種十分相近的猿類病毒,這在人類艾滋病研究史上尚屬首次,因為已知的變種病毒均源于野生黑猩猩。
據悉,一名來自喀麥隆的婦女在2004年被確認攜帶HIV病毒,但這種病毒不同于此前已經發現的幾類變種,而是與近日科學家在野生大猩猩身上發現的猿類病毒更加接近。
人類目前已經發現的變種都與野生黑猩猩身上的猿類病毒有著密切的關系。2006年,由美國、歐洲和喀麥隆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經過10多年的研究和分析,最終在非洲喀麥隆南部的野生黑猩猩體內發現類似于HIV的SIV病毒,從而證實科學家認為野生黑猩猩是人類HIV天然宿主的推測。
研究人員介紹說,這名62歲的患者是從喀麥隆移居法國后不久被確診的,她此前一直居住在喀麥隆首都雅溫得附近。但她表示自己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動物,也沒有食用過它們的肉。這名婦女目前沒有出現任何艾滋病癥狀,而且一直沒有接受治療。
研究人員認為,對于新發現的最合理解釋就是,病毒變種完成了從大猩猩到人類的傳播。然而,同時也不能排除變種起源于黑猩猩的可能性,傳播途徑應該包括從黑猩猩到大猩猩再到人類和從黑猩猩同時直接傳播給大猩猩和人類兩種。
此外,這類變種的傳播范圍有多廣目前還不得而知,它很可能已經在喀麥隆或世界其他地區傳播開來而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研究人員還指出,病毒自身復制的速度之快表明它可以適應人類細胞。
這項研究是由法國魯昂大學組織完成的,他們的研究報告刊登在3日出版的《自然醫學》期刊上。報告“強調了持續密切關注HIV變種的需要,特別是在西非地區”。
(環球在線: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