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十年大事記
中國日報網消息:2009年關將近,是時候回顧一下過去了。十年前,世界上沒有蘋果iPod播放器(更不用說蘋果iPhone手機)、沒有Facebook、沒有無線數據,Windows 98是當時最先進水平的技術代表。十年間,世界上的各種技術都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十年后,我們取得了重要的創新,擁有了高科技產品。
蘋果iPod播放器(2001年):很難想像已得到普及的蘋果播放器出世還不足10年。不過,它的面世為數字化音樂革命和具備開創性的蘋果iPhone手機鋪平了道路。
納普斯特(Napster)(2001年):納普斯特這一曾經非常著名的在線音樂服務在2000年時遭到上千次起訴,這嚴重阻礙了自身的發展。2001年7月,納普期特破產。
賽格威電動車(2001年):這種雙輪電動車并沒有如創造者所承諾的那樣引發交通運輸業的革命,但每當一輛賽格威電動車經過時,人們仍會不由自主的回頭望。
俠盜飛車3(2001年):它是十年間最具突破性的游戲之一,它為玩家展現了一個新世界,讓他們可以在“沙盒”城市中隨心所欲地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愛蟲和紅色代碼病毒(2001-2003年):這是21世紀初出現的有史以來最具破壞性的兩種計算機病毒,共導致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幸運的是,從那時起計算機安全便得到了總體改善。
Windows XP系統(2001年):2001年10月,Windows XP系統開始上市。盡管最初銷售量平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證明了自身實力,并且成為了微軟公司最成功的產品之一。
無線上網(2002年):難以相信現在隨處可見的無線上網技術,7年前才真正起步。最初,該技術被應用在筆記本上,后來又被廣泛地應用在手機。
個人電腦售價暴跌(2002年):2002年,個人電腦的價格開始暴跌,使先前使用者積攢數年資金才買得起的奢華品變成了簡單日用品。
垃圾郵件(2002年):1994年出現的垃圾郵件直到2002年才對大量用戶形成了真正的干擾。今天,垃圾郵件已在所有電子郵件中占絕大多數,而且沒有停止的跡象。
My Space(2003年):美國在線社交網“My Space”擊敗了交友網站“Friendster”。
博客(2004年):這一年,博客以網上日志的形式正式起步并不斷擴大。很快,這種易讀的博客版式便侵入了各大媒體,并使眾多報紙淪為了受害者。
火狐瀏覽器(2004年):在微軟控制瀏覽器領域的情況下,火狐瀏覽器問世并成為IE自“網景”(Netscape)瀏覽器時代以來最強勁的競爭對手。現在火狐瀏覽器已經掌握了約25%的市場份額。
Facebook(2004年):Facebook擊敗My Space,它為廣大網友提供了不同的功能和在線體驗。
微軟Xbox 360游戲機(2005年):盡管傳聞說存在質量問題,但Xbox 360一直都是游戲玩家對家用游戲機的首選。
“吉他英雄”電子游戲(2005年):一款以虛擬吉他為控制器的電子游戲?雖然這聽起來平淡無奇,但是玩家卻很熱衷于此。它為電子游戲帶來了生機,并且為玩家打開一個全新的游戲領域。甲殼蟲樂隊甚至免費為這種節奏性游戲提供其單曲作為目錄選擇項,這對一個甚至不會出現在iTunes音樂播放軟件上的樂隊來說簡直難以想像。
YouTube視頻網(2005年):誰能想到人們會一整天盯著網上的視頻,看別人摔下樓梯和跳舞時的滑稽表現呢?
HD DVD 對戰藍光DVD(2006年):這是10年內唯一的良性“DVD格式大戰”,最終藍光以高清晰的視頻格式贏得了勝利。
索尼公司召回筆記本電腦電池事件(2006年):當筆記本電腦發生熔解或爆炸后,索尼公司擔下了所有責任——該公司生產的電池出現短路并因溫度過高而失控。最終,索尼公司召回了數百萬塊蓄電池。
任天堂Wii游戲機(2006年):從8歲至80歲,沒有人不會玩這款游戲機。任天堂證明,只要有真正創新的游戲玩法,即使畫面粗糙也沒關系。
英特爾酷睿中央處理器(2006年):英特爾公司的“午餐”一度被美國超微公司(AMD)搶走,直到其最終推出強大的“酷睿”中央處理器才扳回一局。“酷睿”一經推出,便戰勝了超微公司的頂級芯片——筆記本一直是超微公司的薄弱環節。自此之后,英特爾公司便一直在芯片市場中獨占鰲頭。
平板電視機盛行(2006年):這一年,人們告別了巨大、沉重而丑陋的電視機,迎來了等離子和液晶電視。隨著價格的下降,平板顯示器已成為工業標準,甚至已出現了市場上非寬屏電視機再無蹤影的現象。
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2007年):為了解決Vista系統出現的各種問題,微軟公司以破記錄的速度推出了Vista的繼任者Windows 7。現在,Vista系統只不過是高科技行業的一個笑料罷了。
Kindle電子書閱讀器(2007年):這一年,美國亞馬遜公司推出了可愛的掌上型電子書閱讀器,只需充電一次,便可使用數周時間。
上網本(2007年):電腦價格戰終于波及筆記本電腦,隨著極低價位時代的到來,人們開始把超小型筆記本當作備用電腦使用。現在,它們仍然是電腦市場中最熱銷的產品。
蘋果iPhone手機(2007年):人們在一瞬之間就改變了最初對iPhone手機的懷疑態度。現在,所有主流手機生產商都在追趕這款號稱“耶穌手機”的iPhone。一些分析家稱,就這款智能手機而言,蘋果公司在技術上至少領先同行兩年。
微軟+雅虎(2008年):這一年,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著微軟收購雅虎是否會成為十年內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技術合并事件。這差點兒成為事實,但在卡羅爾-巴茨成為雅虎首席執行官后,最終功虧一簣。
比爾-蓋茨退休(2008年):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曾為個人電腦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蓋茨最終決定投身慈善事業。
Conficker蠕蟲病毒(2009年):Conficker病毒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復雜的電腦病毒,它使高科技產業恐慌不已。不過,在反病毒領域的努力下,這種病毒最終并沒有產生恐怖的影響(盡管它仍然在不斷感染電腦)。
Windows 7(2009年):微軟公司趕在2009年結束前,發布了它第三個重大的操作系統Windows 7。該操作系統廣受好評,再次鞏固了微軟作為業界龍頭老大的地位。此時發布該操作系統是否為時已晚?還是等到2019年的時候再回答這個問題吧。(編譯 周翔)
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