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6日報道,隨著圣誕購物季的來臨,要想保持冷靜頭腦不亂花錢并不容易,不過現在美國一個設計師發明了3種能告訴消費者即時財務狀況的智能錢包,希望能夠幫助用戶理性消費。
其中一款錢包能根據用戶銀行存款變化而相應的發生膨脹或收縮;另外一款的特點是,錢剩的越少,錢包就越難打開;第三款錢包則能在用戶消費時發生震動,錢花的越多,震動就越厲害。
發明者科斯特納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科斯特納在三款錢包里安裝了微型電腦,并通過藍牙與用戶的手機相連,進而經由互聯網與用戶的銀行賬號連接。這樣,錢包就能隨時了解用戶銀行賬號里有多少錢,并做出相應反應。
用戶錢剩的越少就越難打開這個叫做熊媽媽的錢包
科斯特納給三款智能錢包分別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第一款叫孔雀錢包,月初用戶賬號里有錢時,錢包就會鼓的滿滿的,類似孔雀開屏。而到了月末,用戶賬號里的錢都花光,錢包會完全收縮變平。
第二款叫熊媽媽錢包,意思是像熊媽媽一樣保護錢包里面的錢。這個錢包有一個機關裝置,使得用戶錢越少錢包就越難打開。當你銀行賬戶里沒錢了,錢包就干脆罷工無法打開了。
第三款被稱為大黃蜂錢包,這款錢包里有一個小馬達,每次用戶網購或是在商店里刷卡時,錢包都會震動,錢花的越多,震動時間越長。
科斯特納在博客里寫道:“我們不能完全控制消費沖動,特別是在電子時代。我們購物時,并不知道銀行賬戶余額有多少,或者這個月是否超支了。我們當前對于個人財務狀況的了解并不能使我們理性消費。而智能錢包反饋回來的觸覺信息卻能幫助我們在不知不覺間準確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從而指導我們理性消費。”
科斯特納表示,這三款智能錢包目前還處在實驗階段,如果銀行和消費者有興趣,可以將之批量生產。他還稱自己現在正設法改進設計,使其更便攜、更經濟。
(來源:中國日報網 蔡東海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