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提醒中國食品出口商:別惹美國寵物。
畢竟,正是上月數以千計的美國貓狗意外中毒事件,首次吸引了美國媒體對于中國食品安全控制漏洞的廣泛關注。
在曝光的其它中國食品問題和有關向中美洲出口有毒牙膏的報道推動下,美國民眾目前的憤怒情緒,正給迅速增長的中國農產品出口行業構成威脅。
華盛頓方面已經要求對中國出口商實施更嚴格的監管。民主黨參議員迪克·杜賓(Dick Durbin)公開宣稱,“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已經成為在美銷售食品的“警示標簽”。此外,美國新聞通訊社道瓊斯(Dow Jones)上周進行了報道,考慮禁止進口中國食品的可行性。
這樣的反應令中國觀察人士感到驚訝。長期以來,食品安全一直是中國富裕城市消費者所擔憂的問題,但很少有人會想到,在分歧不斷的中美關系中,16只美國寵物的死亡會升級為最新的摩擦來源。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食品恐慌是美國利益集團為推行反華議程而制造的。中國官方報紙《人民日報》(People's
Daily)海外版指責美國媒體“蓄意渲染”寵物食品問題。
人民日報稱,一時間,美國彌漫著一股“中國食品威脅論”。
中國企業咨詢專家及博客作者趙民認為,食品恐慌是美國為了在上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占得先機而制造的。
“美國政府和任何一個外國政府的經濟貿易談判,就像打一場戰爭一樣,”趙民寫道,“媒體是空軍,談判前造輿論就是空中轟炸,先占領制高點,打擊和摧毀對手的信心。”
其他人認為,更大程度上,食品恐慌是美國當前時代思潮的一部分。美國已經將中國視為對美國經濟安全和軍事霸權地位的挑戰。
然而,一些中國人不僅同情美國對寵物死亡的反應——他們還歡迎這種關注。
(來源:FT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