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流行慈善
——走近北京全職太太圈
為了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這群家境富裕的全職太太們,把公益活動納入了她們的生活。在幽秘的小眾圈子里,散發著屬于她們自己的暗香……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對不起,我并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無私,其實我參加公益活動只是為了打發時間,從中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已經居家4年的李女士,是某知名網站老板的妻子,她告訴記者,她周圍很多與她類似的女性都熱衷于慈善事業,“但大家都覺得沒什么了不起”。
在一般人看來,大部分賦閑居家的富太太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穿著名牌衣服,開著名車,出入各大高檔商場、美容院、俱樂部,過著在普通人看來是“燒錢”般的奢侈生活。這種生活也令一些人羨慕,以為其中有著難為人知的快樂。“其實這種生活并不快樂。”年過三十、曾在職場上風光無限的黃女士已經居家3年,她對記者說:“現在我們有錢有閑,但不能呆在家里無所事事地消耗生命,我們必須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體現自我價值。”
就這樣,為了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這群家境富裕的全職太太們,把公益活動變成了她們生活的一部分,在幽秘的小眾圈子里,散發著屬于她們自己的暗香……
聚會后留下善款
不是在參加聚會,就是在去參加聚會的路上。賦閑居家的李女士一直沒封閉自己,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Party
Animal(沙龍動物)。6月30日晚,李女士把聚會的地點定在了自己家(位于機場附近的一幢別墅里),目的就是為云南山區的貧困生籌集善款,被邀請的8位“富太太”,是她在公益活動中結交的朋友。
客廳的音響里放著優雅的古典樂,略施粉黛,一襲內斂的黑色Louis
Vuitton長裙的李女士,坐在客廳沙發的一角,笑意嫣然而具親和力,招呼著她的每一位客人。“哎呀,黃太,兩個星期沒見,我發現你都胖了,該減肥了。”“孩子要考試了,我比他還要緊張。”“你老公最近的生意怎么樣了,你們的關系沒以前那么緊張了吧。”……
盡管這次聚會的主題是公益募捐,但太太們談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家庭。“家庭就是我們的事業,家庭美滿,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成功。其實聚會是我們交流家庭經營經驗的一種方式,如果是公益性聚會,不管在會上談的是什么,在散會的時候太太們都會很自覺地留下一筆錢。”李女士跟記者解釋道。
“這幾乎是一瞬間的決定。”談到自己參加公益活動的動機,李女士說。2004年,從職場退下來的李女士,在家閑著無聊,選擇了去新疆旅游。牧民們居無定所,孩子們到了上學年齡還四處游蕩的情景,喚起了李女士“一種出于母性的憐憫之心”,一向理智的李女士偏偏沖動了一把,她不假思索地把身上的10萬元現金捐給了這個村莊。“當受助的村民稱我為活菩薩時,我真的覺得很驚訝,因為這本是無心之舉,但我覺得很有滿足感。”
李女士告訴記者,這種滿足感驅使她經常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現在當我跟先生一起出席應酬時,他都會向別人提起我的公益行為,我的公益行為讓他有榮耀感,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李女士笑意盈盈地跟記者分享著公益事業給她帶來的快樂,眼神里不時流露出些許興奮。
樂趣中的成就感
“咱們這一次每人拿3萬夠了嗎?”“應該差不多了吧,如果少了再說。”在別墅外的花園里,新加坡人李麗和常太太正在商量這一次捐多少錢。
面容清秀的李麗謙和而不失風趣,她是在這次聚會中,惟一一位愿意向記者說出自己名字的女性,但年齡是她的一個小秘密,她喜歡說自己是一位“很大很大的姐姐”。李麗1997年來北京定居,對北京相當熟悉,自稱是個北京通。她丈夫是新加坡人,在美國某知名公司,擔任亞太區總裁。李麗原來跟丈夫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后來慢慢淡出。
“我喜歡有挑戰性的生活,女人千萬不要讓自己頭腦過早衰老,停頓下來。”為此,退出職場的李麗經常參加“圈里”太太們組織的公益活動,“我們經常為山區的貧困家庭籌集善款,邊旅游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覺得自己活得很充實。”
黃太太非常贊成李麗的觀點,她丈夫是一個中型民營企業老板,每次出差回來,都會跟黃太太交流當地的風土人情。當聽到有的地方高樓林立,不遠處卻有人乞討時,黃太太心里就會不舒服:“我真的不希望看到那種情形。”
“我從小就被教育要幫助別人,無論我是有錢還是沒錢。”身為基督徒的黃太太向記者講述著她的慈善理念:“1元錢和100萬元錢在幫助別人上沒有分別,重要的是要懂得感恩,并因此盡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由于經常參加公益活動,盡管是全職主婦,黃太太的“工作”并不比丈夫輕松。黃太太最開心的事是組織圈內的太太們為貧困地區募集善款。“如果他們愿意捐錢,很好;不捐,也沒問題。”黃太太稱,組織公益活動是一種樂趣,“其實組織一次成功的公益活動,比去俱樂部玩一天要開心多了,看到別人因我的幫助而獲得快樂,我自己也會覺得欣慰,很有成就感。”
有寄托才有自信
李麗告訴記者,她的衣櫥里有不少從法國和香港買回來的名牌服裝,“因為有時候要跟先生出席一些重要活動,總要顧及到他的面子。”李麗說,“有人會情不自禁炫耀,項鏈上有多少鉆石,一條褲子多少錢。太太們在有財力的情況下選擇奢侈品不是單單擺闊那么簡單,而是因為確實物有所值,從某些方面來說是給自己一些自信。”但李麗說她自己更多的時候,穿的是從小店里買的幾十塊錢的衣服,她認為自信并不是來自物質層面的。
“在生活方面,我們給自己多一些精神寄托,就多一份自信,不會胡思亂想。”李麗認為經營自己很重要,要想辦法讓自己充滿魅力、與眾不同。做了全職太太后,她感覺自己整天無所事事,“都快崩潰了”。但她很快就調整過來了,“當我參加公益活動后,覺得自己充實了很多,讓我找到了在事業上的那種成就感,身邊也多了很多贊美和掌聲。”
聚會結束后,李女士告訴記者,每個太太們捐了3萬元,加上她自己,這個聚會總共募集了27萬元。“去云南建一所希望小學基本上沒問題了。”李女士說,這些太太們并不是捐了錢就不管了,7月中旬她們會一起去云南,把希望小學建起來。記者問全職太太如何能讓自己更快樂、更自信,王太太的回答很簡單:“多參加公益活動,這樣能提高自身價值,讓自己更充實。”同時,她還呼吁更多的富太太們加入她們的“公益隊伍”。
(文中人物除李麗外均為化名)
(來源:公益時報 記者:胡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