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國家審計署20日公布了三家銀行2005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結果顯示,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2005年度均存在違規發放貸款問題,累計金額近94億元人民幣。
其中,中行和交行分別違規放貸55.14億元和19.38億元,并且違規資金主要流向房地產行業。此外,招行違規發放貸款19.04億元,其中包括通過全國同業拆借市場,以滾動拆新還舊方式,變相向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放了8億元長期信用貸款。
除了違規放貸,三家銀行在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還包括違規辦理票據業務、違規辦理存款和結算等業務、財務收支違規等。
例如,中國銀行一些分支機構缺乏風險意識,違規辦理票據業務,致使銀行出現墊款。如2001年至2005年,青島高科園支行違規為青島某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簽發無真實貿易背景、抵押、擔保不落實的銀行承兌匯票4.1億元。該公司將匯票全部貼現后的部分資金用于歸還到期貸款、購買酒店等,截至審計時已形成墊款7402萬元。
此外,審計署在審計過程中還發現,三家銀行不同程度地存在涉嫌違法犯罪案件仍有發生;一些信貸業務存在風險隱患,經營管理存在薄弱環節。
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國家審計署建議:銀行應進一步加強對各分支機構“一把手”的監督制約,尤其是加大對基層分支機構操作風險的監督檢查,加強金融職業道德及企業文化建設,增強風險意識和案件防范意識;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規范操作規程,及時糾正業務違規和管理薄弱問題,嚴肅處理違規辦理業務的相關責任人;通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內部管理,切實轉變經營機制,不斷提升銀行綜合競爭力。
據了解,截至目前,中國銀行已對14名責任人進行了處理;交通銀行已處理責任人58名,其中分行級高級管理人員11人;招商銀行已對8名責任人進行了處理,另對83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通報批評和經濟處罰。
審計結果還表明,近年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經濟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和銀監會的監管要求,通過深化內部改革,完善現代銀行治理結構,加強風險控制,改善資本管理,經營效益穩步增長。(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但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