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已升4.16% 人民幣奔向“6時代”
進入2008年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明顯放快。截至3月27日,人民幣28次改寫新高紀錄,年內累計升幅超過4.15%;自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經達到15.64%。最近4個交易日,人民幣累計升值463點,特別是最近三個交易日接連突破7.04、7.03和7.02關口。興業銀行一位外匯分析師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人民幣極有可能在近期升破7.0關口,步入6元時代。
而對于年內人民幣升值幅度,目前市場普遍認為2008年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在10%左右,但高盛經濟學家梁紅的報告認為,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政府容忍的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今年將達到12%;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更認為升幅要達到15%。
渣打銀行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年內有望升值15%
渣打銀行發表報告,將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預期由9%上調至15%,預期今年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升至6.35。
渣打銀行中國研究部主管王志浩博士介紹,渣打繼續維持對人民幣匯率2009年年度升值7%的預期,預計2009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5.90。他表示:“我們意識到,這一預測高于目前市場的普遍預期,標志著我們對人民幣走勢觀點的大幅而重要的調整。鑒于近期市場出現的一些新動態,美元加速下滑,中國國內通脹壓力嚴峻,國內決策部門將意識到,匯率的某種調整勢在必行。”
全年升值速度可能前快后慢
如果目前的人民幣快速升值是為防范潛在金融風險進行的預安排,那么就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含義:
第一,模糊的目標匯率增大了熱錢投機的風險,能夠在一定意義上對投機起到阻遏作用,因此應避免對匯率目標進行明確承諾。
第二,既然匯率彈性的增強對于應對潛在金融風險至關重要,那么央行就應該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對主要匯率的波動區間。
第三,要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避免經濟主體受到過大沖擊,就必須培育相應的匯率衍生品市場,為經濟主體提供全面的避險操作工具。
第四,全年升值速度可能前快后慢。在美國次按“暈輪效應”的波及下,受影響的國家和地區范圍將不斷擴大,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也會日漸明顯,特別是到第二季度末可能會變得相當顯著。如果這樣,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速度可能會受到抑制,從而在全年走出一個前快后慢的軌跡。
第五,避免在快速升值的同時加息。雖然在匯率自由浮動的國家,利率上調一般總是與本幣走強在趨勢上一致,但是,在當前人民幣匯率彈性依然有限的情況下,應避免在快速升值的同時加息,使熱錢同時獲得利差和匯率升值雙重收益。
第六,外匯儲備增長可能前快后慢。既然匯率升值前快后慢,那么熱錢流入的積極性必然在上半年更高,再加上上半年出口所受影響較下半年小,就必然使得上半年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可能比下半年更快。
人民幣升值長期看是良藥
“當人民幣升值,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口貨品價格變得較便宜,而這可能傳遞至工業品出廠價格和消費價格,因為生產商和經銷商可能會相應地降低產品價格。”對于人民幣升值對國內物價的影響,哈繼銘認為有利于抑制國內物價的上漲。
雖然人民幣升值是治療中國通脹的一劑“良藥”,不過,哈繼銘認為,藥效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顯現。“假如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5%到10%,CPI在半年后僅能減少0.2至0.4個百分點,而三年后卻可以累計下降1.5至3.0個百分點。”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