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奧巴馬關于輪胎特保案的決定打破了前任總統布什的慣例;布什執政時期美國政府曾對中國發起6次特保調查,但最終均未采取特保措施。
今年來備受關注的首起中國輸美輪胎特保案終于塵埃落定。美國白宮9月11日晚間發布聲明稱,總統奧巴馬已經下令對從中國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征收特別關稅。這是奧巴馬執政以來在貿易政策方面作出的首個重大決定,此舉不僅給正值巔峰的中美關系帶來嚴峻挑戰,而且為即將在美國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三次金融峰會蒙上一層陰影。
奧巴馬最終選擇折衷方案
所謂的中國輸美輪胎特保案,是由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今年4月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導致美國工人失業為由要求美國政府對從中國進口輪胎發起特保調查引起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今年6月29日建議美國政府今后連續3年依次對中國輸美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加征55%、45%和35%的特別關稅。
自今年6月以來,各界對涉及價值22億美元輪胎產品的首起中國輪胎特保案的關注度便不斷升溫。其間,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專門組團參加了國際貿易委員會舉行的輪胎特保案聽證會,詳細說明了有關事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8月中旬,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專程赴美就輪胎特保案與美國有關部門進行交涉與磋商,表達了中國政府對此案的高度關注和反對美方采取特保措施的立場。按照程序,美國總統奧巴馬必須在9月17日前就該起特保案作出裁決。由于奧巴馬在競選時曾承諾保護美國工人利益,但他上任后一直強調美國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高度重視發展中美關系,因此,輪胎特保案被視為奧巴馬必須面對的重大考驗之一。
根據奧巴馬的最終決定,美國將在今后3年內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依次征收35%、30%和25%的特別關稅,低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早前建議的關稅稅率。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奧巴馬在仔細斟酌之后選擇的折衷方案。白宮發言人吉布斯在有關聲明中說:“奧巴馬總統決定基于事實和法律對遭到破壞的美國輪胎工業給予補償。”美國貿易代表柯克隨后表示,奧巴馬政府是在代表美國工人和廠商執行有關貿易協定。他強調,貫徹貿易法對于維持自由貿易體系至關重要。
反對聲浪高于支持的聲音
白宮的決定引起美國各界的廣泛關注,反對聲浪遠高于支持的聲音。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對這一決定表示滿意。該組織負責國際事務的主席里奧·杰拉德在當天發表的一份聲明中稱:“奧巴馬總統的決定表明我們希望所有人都按照規則辦事。”《華爾街日報》稱,奧巴馬的決定表明盡管美國目前在很多問題上需要中國的幫助與合作,但當局不能忽視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必須承擔的義務。
而中國最大的輪胎生產商佳通輪胎美國分公司執行副總裁維克·德羅利奧對此深表失望。他說:“奧巴馬此舉與其早前聲稱的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公開承諾自相矛盾,這樣做不但不能增加美國的就業崗位,而且會加重普通消費者的負擔。”由美國輪胎進口商組成的美國自由輪胎貿易聯合會警告說,對中國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將導致輪胎銷售業內2.5萬人失業,而且美國消費者每年花在更換輪胎上的開支也將增加7億美元。華盛頓智庫美國傳統基金會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史劍道對記者表示,輪胎特保案是奧巴馬政府在對華貿易政策上的重大失誤。史劍道稱,對中國輸美輪胎實施特保措施不僅對中國輪胎企業和工人造成沉重打擊,而且也有悖于美國的整體國家利益,可謂損人不利己。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奧巴馬作出這一決定主要出于國內政治考慮。所謂中國輸美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的說辭只不過是借口。在8月7日于華盛頓舉行的中國輸美輪胎特保案聽證會上,來自北京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文英曾明確指出,美國輪胎工廠關閉的原因并不是中國輸美輪胎的增加,而是因為美國輪胎制造商采取產品升級戰略,放棄了利潤較少的低端輪胎市場。
引人注目的是,申請此次特保調查的是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卻沒有一家美國輪胎制造商參與或表示支持。美國媒體指出,事實上美國廠商早已放棄了低端輪胎市場,即使實施了特保措施,這些廠商也不會再回到低端市場。奧巴馬明知對中國輪胎實施特保措施會引起中方的強烈不滿,卻依然堅持征收特別關稅,主要是他不想失去美國鋼鐵工人的支持。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是民主黨的主要票倉,為奧巴馬成功當選總統立下了“汗馬功勞”。此外,奧巴馬幾個月來全力推動的醫療保險改革,在美國國會和全美各地遭遇強大阻力,9月12日當天就有多達十萬人聚集在美國國會門前抗議奧巴馬推行醫保改革。因此,奧巴馬亟須包括鋼鐵工人在內的擁躉們的堅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