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旅游島先行先試
2009年以來,國家先后批復了11個區域發展規劃,包括《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海西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等。
談及海南國際旅游島在國家總體戰略中所占的地位,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胡祖才表示,最近國家已經明確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因此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的優勢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對推動我國的旅游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其次,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具有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優勢。選擇旅游業作為海南改革開放和發展的突破口,賦予必要的政策鼓勵海南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在旅游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以及旅游產品的開發建設等方面,積極借鑒國際通行的經驗和做法,大膽探索、先行先試,不僅可以全面提升海南旅游業發展的質量和服務水平,爭創海南經濟特區的新優勢,同時也為我國旅游業發展提供可積累的經驗。
此外,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就是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構建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經濟發展、群眾富裕的科學發展之路。這對全國調整優化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博彩業不突破現行法律
國務院發布的《意見》還指出,將在海南試辦一些國際通行的旅游體育娛樂項目,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海南是否將試水博彩業?將有哪些體育項目將設立競猜型彩票?“馬彩”等一系列賭性較強的項目會否松綁?
在眾多揣測之下,海南省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對此問題正式回應。羅保銘說,《意見》明確了探索發展競猜型的體育彩票包括大型國際賽事的即開彩票,這是在彩票方面為豐富海南旅游娛樂的產品給海南開了一個政策口子,是帶探索性的。“既然是探索性的,相比于其他地區就有一定的空間,但是這個空間絕不意味著要突破國家的現行法律在這方面的有關規定”。但是,他昨天并未明確具體將有哪類彩票登場。
從國務院發布的《意見》來看,“鼓勵舉辦大型旅游文化演出和節慶活動,豐富演藝文化市場,支持海南舉辦國際大帆船拉力賽、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高爾夫球職業巡回賽等體育賽事。”其中,對“賽馬”等敏感體育賽事未作提及。彩票業專家對記者表示,即使是博彩業放開,像賽馬這類國家限制類項目,抑或很難放開。
建設旅游島不損他國利益
1月4日,中國對外公布了《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意見》還希望把海南建成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積極穩妥推進開放開發西沙旅游,有序發展無居民島嶼旅游。”
衛留成昨日在北京表示,建設國際旅游島,是在中國的領土、領海上發展旅游和經濟,不會對他國造成不利影響,中國不會去侵害他國、他人利益。
對此,衛留成表示,開放西沙旅游的具體辦法尚在研究中。具體辦法出臺后,將向社會公布。
“免稅”不對香港構成競爭
香港媒體在昨日新聞發布會上提問,香港讀者非常的關心海南島的日用消費品的免稅是否會對香港的購物天堂是帶有一定的沖擊性。
“將來享受免稅購物政策方面,海南剛剛起步,一定會有海南自己的特色,但是這跟百年香港購物天堂是一種相互合作的關系,我們還得向香港學習取經。”羅保銘表示。
衛留成補充回答,這個政策是學習國際先進的旅游政策,處于一個實驗性的階段。海南的發展基礎和經營環境有一個發展過程。請告訴香港的市民,不會對香港構成強烈的競爭關系,至少可以看得見的一個時期之內,不會構成競爭。
“國際性”體現在四方面
衛留成昨天解釋了關于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國際性”。他說主要是四個方面,首先是規劃,要有國際的視野,國際的水準,要體現本地特色,叫做“國際化、高品位、有特色”。第二,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建設要高標準,符合國際的慣例。第三,旅游設施的管理要符合國際的標準要求,比如現在已經建成的40個五星級酒店和正在建設的20個五星級渡假酒店,絕大部分都是國際品牌公司來管理,它們的管理基本上是國際水平的。第四,旅游業的綜合服務要達到國際標準,符合國際慣例,這一點非常難,要給我們一點時間,比如說語言,很多人會講英語會講俄語,要有一個過程。
建設生態旅游會影響GDP
衛留成昨日在京表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是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重要或者說主要內容。肯定對GDP的增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良好的生態環境正是海南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一個基礎和前提。海南把發展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從而帶動現代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按照國務院文件的要求,第三產業的比重到2020年要達到60%,達到相當于發達地區的水平。至于說考核,現在還是從經濟社會長遠發展考慮。現在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在提出,要作為國家的低碳經濟實驗區,我們希望能夠這樣做,來發展低碳經濟,海南有這方面的條件和優勢,也會得到中央的支持。
中改院:免稅金額5000元
事實上,中國(海南)發展改革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早在2000年就提出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概念。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成立于1991年11月1日,是一家以轉軌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為主,培訓、咨詢和會議產業并舉的獨立性、網絡型、國際化改革研究機構。十年來,中國(海南)發展改革研究院在海南國際旅游島方面的研究成功,對決策層的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其中一項就是離島退稅政策。
在昨天發布會上,羅保銘稱,游客的購物免退稅政策具體細則,目前還沒有出臺。“這將由財政部牽頭、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參加、海南省配合,共同制定。同時,還要拿出具體的監管辦法和實施方案”。他還說,目前剛剛開業的三亞免稅店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政策開放度上都比較小。
關于離島退稅政策,遲福林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借鑒香港經驗,在海南建立日用消費品免稅區,也就是把國內商品出口退稅政策集中引入一個地區,并在全島范圍內實行日用消費品免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的政策。
遲福林對早報記者表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在2009年7月發布的咨詢報告《海南國際旅游島政策需求與體制安排》中就建議:本國游客購買的免稅商品無次數限制,但有金額和數量限制。比如,國內游客離島時每人每次購買的免稅商品金額不超過5000元人民幣。外國游客離境購買的免稅商品無次數、無金額、無數量限制。本島居民在島內購買免稅日用消費品無限量、限額、限次規定。
遲福林認為,離島免稅政策有利于刺激和拉動國內消費。他認為,他們所倡導的在海南全島實行日用消費品免稅政策,是由以經營洋貨為主向以經營國貨為主轉變。今后相當時期內,海南旅游的主體是國內游客。這就可以把國內游客的消費能力留在國內,這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重要措施。
(來源:中國網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