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消息:據(jù)《中國證券報》報道,1月中旬開始,地方兩會相繼拉開帷幕。處在調控十字路口的房地產業(yè)成為各地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們議案提案的焦點,政府工作報告及主管部門擬定的政策紛紛劍指樓市泡沫。其中,北京明確表示“將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勢頭”,上海啟動經(jīng)濟租賃房政策研究,海南決心防止泡沫再一次輪回,天津、重慶、南京等城市則提出大幅增加保障房建設。
“經(jīng)歷2009年房價暴漲,各地政府應平衡房地產在拉動經(jīng)濟和保障民生兩方面的作用。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上,房地產調控政策將成為利益各方博弈的焦點。”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孟奇表示。各地的房地產市場狀況不同,地方政策將有所側重,但專家提醒,在當前樓價上漲過快的背景下,個別地方出臺的調控和改革措施客觀上反而助漲房價,造成主觀愿望與實際效果南轅北轍的局面。
關心保障房
“一線城市房價高漲,主要緣于商品房結構性失衡。城區(qū)新增的土地都往豪宅方向發(fā)展,以迎合高端購買力人群,這也帶動了周邊普通住宅房價飆升。”北京市一政協(xié)委員指出。他建議,政府應對供應結構做出適當調控,加大中小戶型、中低價位商品房供應,尤其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
北京市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9年第四季度,北京四環(huán)路以內商品住宅期房銷售均價為25907元/平方米,比第三季度上漲2334元/平方米,創(chuàng)歷史新高。去年12月,北京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指數(shù)同比上漲13.2%。
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北京市市長郭金龍表示,2010年,北京將加快中小戶型的廉租房、經(jīng)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公共租賃房建設,確保占全市住宅供地面積的50%以上,占全市住宅新開工建設套數(shù)的50%以上。同時,確保完成新開工建設和收購13.4萬套、竣工交用4.6萬套。另外,北京市今年將完成1000億元土地一級開發(fā)投資。堅持節(jié)約集約用地和“多儲快供”,優(yōu)化土地供應結構,推動二級開發(fā)投資穩(wěn)定增長。
“加大供應對房價上漲一定有抑制作用。”北京市副市長陳剛指出,北京土地極其稀缺。所謂加大供應,是近兩年提前供應住宅。“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過去更多的是采取行政手段,現(xiàn)在是采取引導市場這樣更有效的手段。今年,政府將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如果市場上有一半是中低價房產,高價房產肯定會大受影響。”
無獨有偶,天津、重慶也啟動大規(guī)模保障房建設,擴大住房保障政策的覆蓋面。2010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將改善中低收入群眾住房條件列為今年20項民心工程的首要任務,確定了全年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650萬平方米、8.5萬套,向7.5萬戶低收入家庭發(fā)放租房補貼,完成危陋房屋拆遷200萬平方米、4.4萬戶的任務目標。今年下半年,以新家園經(jīng)濟適用住房房源為啟動試點,將經(jīng)濟適用住房購買對象首次放寬至非拆遷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也指出,今年,重慶市擬新增投入75億元,建成220萬平方米廉租房,開工建設公共租賃房500萬平方米、竣工200萬平方米,新建3萬戶巴渝新居,改造3萬戶農村危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