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據中國證券網報道,國土資源部已將與閑置土地相關的具體措施納入考慮范疇,將對閑置房地產用地進行整治。
這些具體措施包括土地出讓合同的擬定、提高土地出讓保證金以及閑置標準等。根據國土資源部的數據,目前全國閑置房地產用地累計約1萬公頃。
資本市場已經嗅到,一場全國范圍內配合“國十一條”的閑置土地整治大幕即將拉開。
各地政府紛紛開始表態,配合中央對部分城市過快上漲房價的調控。1月25日,北京“兩會”期間,北京市長郭金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依法查處占地不用、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1月20日,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發布了《關于本市開展閑置土地登記的公告》,要求上海轄區內凡依法取得而未開工的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均應登記并說明未開工原因,時間大限為3月22日。而新修訂的《廣州市閑置土地處理辦法》也可在近期出臺。
對存量閑置土地的管理,影射出政府對2009年高價地能否如期開工的憂慮。
2009年11月20日,大龍地產以50.5億元的成交價與29859元每平方米的樓面地價拿下順義22號地塊,成為北京“雙料地王”。
但2個月后的1月25日,大龍地產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市大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被暫停在北京市土地交易市場新的土地出讓交易活動的資格,暫停原因為欠繳前述地塊的地價款。
有跡象表明,閑置土地的騰挪、延期空間將越來越窄。1月9日,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就發出公告,決定在近期收回和督促開工8幅閑置地塊,涉及面積66公頃。同時,新修訂的《廣州市閑置土地處理辦法》有望近期出臺,屆時閑置土地也將被征收地價款20%的罰金。
“對‘地王’開刀給房企一個警示,不要輕易去拿地王,一旦拿了,就要付出真金白銀。”范小沖說,一旦國土部門處理閑置土地動真格,開發商特別是前期儲備了大量土地的開發商資金鏈或將再次面臨考驗,一是巨大的土地出讓金以及持有成本,二是要求按期開工又會有大量的資金需求。這將是對開發商資金實力及開發能力的雙重考驗。“2010年,開發商仍然差錢。”
他認為,此前,查處閑置土地特別是地王之所以困難,要么是因為被打了招呼,要么就是國企和央企拿地可以慢慢交地價款,甚至改規劃。“可以說是在對賭政策。”
然而,也有不同意見者。
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告訴本報記者,各地對閑置土地的處理新規或再次成為政府形象工程,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只要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格局沒有改變,土地市場的高價拿地以及閑而不用現象就難以改觀。
“地王是地方政府造成的,地方政府通過價高者得推高地價,逼著開發商做高端物業,抬高房價。”盧鏗也認為,雖然國家規定土地出讓將采取招拍掛制度,但現在基本上招標方式都被遺忘。“價高者得制度值得商榷。”
中國人民大學土地管理系主任嚴金明也認為,目前談一系列土地調控政策的效果仍為時尚早。以土地閑置為例,不僅這個政策早在《土地法》有所規定,在過去幾年里,也有少量的閑置土地被收回,但都不能持久。“對政府來說,一是政策完善,二是政策執行。對閑置土地的處理政策應是一個動態而持久的政策,不能此一時彼一時。”
如果正如范小沖所言,房地產的泡沫和危機還在堆積,2010年破掉不太容易,那么,對于包括閑置土地在內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將要面臨的又是騎虎難下的尷尬。
(來源:中國證券網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