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地方土地違法情況
土地督察報告將每季度專送國務院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土地督察工作要加強,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在國土資源部報送的《關于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實施三年來進展情況的報告》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去年12月29日作出了上述重要批示。
這已成為今年土地督察工作高調亮相的一大動力。在溫總理作出上述批示后,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已經迅速對各地做了通報,或者約見一些省市主管官員,宣布高調啟動土地違法問責。
此外,《第一財經日報》獲悉,已經運行三年多的國家土地督察工作也將面臨一次重大的轉變:從今年開始,國家土地督察工作每季度將以專報形式向國務院報告,各督察局所有重大活動都要以專報形式及時上報國家土地總督察。
今年,國土部將按照《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即15號令)正式啟動對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的問責,而土地督察“季報”專送國務院,也將對地方形成更大的震懾力。
強化土地督察的監控職能
自2006年設立之后,土地督察便成為國土部土地執法的一把利劍。
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去年6月曾透露,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國家土地督察是一年一次向國務院上報年度工作報告,同時還有一份向全社會公布的督察公告。
根據公開資料,2007年版和2008年版國家土地督察報告已經對外發布,截至目前,國家土地督察機構尚未對外發布2009年版的報告。
而在國土督察系統內部,2009年還曾形成過“半年報”。甘藏春表示,這是為了對各個督察區域內保增長、擴內需項目的進展情況和土地違法的態勢,實時進行總結評估,調整督察的方向和重點。
根據國土部的官方資料,成立三年來,土地督察機構已在全國55個市縣開展例行督察。2008年發現違規違法用地面積1.19萬公頃,2009年發現違規違法用地面積4.48萬公頃,督促地方依法查處糾正違規違法案件1325件。
為了提高監管效力,約談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逐漸成為國土督察工作的常態手段。2008年,兼任國家土地總督察的國土部部長徐紹史出面約談了9個城市主要負責人,“給違規違法用地嚴重的地方黃牌警告,提出預警。”
2009年7月,國家土地總督察又對違規違法用地情況嚴重的8個城市進行了登門通報和集中約談。
一位地方督察局官員曾對記者表示,相比于地方國土部門在監管上的“力不從心”,由國家土地總督察出面約談地方政府負責人,監管層級比以前提高,效果會比以前要好。
此外,在去年5月份,國土部一次性任命了38名局級官員,以充實和加強9大地方土地督察局。
密集約見地方政府高層
在國土部看來,2010年土地違規違法反彈的壓力很大,為給地方打下“預防針”,土地督察機構開始高調宣布啟動15號令的問責。
在上月中期,上海督察局局長高向軍先后約見福建省副省長張志南,廈門市副市長裴金佳等五省市相關負責人。
“今年是15號令正式啟動問責的第一年,衛片執法檢查要實現全覆蓋,希望五省、市及早做好有關準備工作。”高向軍說。
2月3日,西安督察局楊璐局長約見了正在參加西安市人代會的陳寶根市長,楊璐要求西安市政府進一步加大保護耕地紅線、查處違法用地的力度,查處違法違規用地要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
三天后,西安督察局副專員唐正國也在西寧市約見了西寧市市長毛小兵。
2月4日,上海督察局副局長何平應邀出席浙江省國土資源工作會議時也表示,2010年是15號令正式啟動問責的第一年,上海督察局將高調啟動土地違法問責,督促按規定追究有關政府負責人的責任,做到既處理事,又處理人。
“浙江是土地供需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之一,土地違法行為呈多發頻發態勢,特別是2009年在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內需政策的影響下,大批項目落地開工建設,土地違法呈上升趨勢,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加大土地執法力度,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防止違法用地反彈。”何平稱。
而南京督察局副專員李恩才2月8日專程赴江西通報溫總理重要批示精神。李恩才透露,將建立土地督察定期專報制度。根據土地督察掌握的情況,每季度對江西省土地利用和管理情況進行評估,年度對全省土地利用和管理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向國家土地總督察報告。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