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在全國兩會結束后的第一天,北京土地市場一天造就了仨地王。
經過84輪現場競價,遠洋地產旗下的北京遠豪置業有限公司以40.8億元的總價拍得朝陽區大望京村地塊,成為新的單價地王。隨后北京中信新城房地產有限公司,以52.4億元將大興亦莊地塊拿下,成為總價地王。僅僅6個小時以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旗下的北京世博宏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拿地價,使東升鄉薊門橋地塊的實際樓面價格超過每平方米3萬元。
房地產政策是兩會熱點話題,多個主管部門在會里會外表態:即便很難讓房價大幅度下跌,也要控制住房價漲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在接受采訪時,對穩定未來房價持堅定的態度。他說“總理都說了,不穩定怎么行,肯定行!不行也得行!”
北京地王拍出后,微博上,地產大腕任志強和潘石屹就開始了牢騷對話:
任志強:聰明的北京市政府有效地將土地招標工作推到兩會之后,勇敢的再創天價地的新紀錄。四環之外的望京高達二萬九千多元的樓面地價明顯的是在與溫總理遏制房價過快上的精神唱對臺戲,成功的再一次推高城市整體的樓價水平。北京又為全國的樓價上漲做出了證明和榜樣。
潘石屹:更正任總的錯誤,正確的是樓面價27529元/平方米,不是二萬九千多元的樓面地。任總是氣糊涂了。
任志強:兩會并沒有就高房價的解決給出明確的辦法,只不過是“總理說行就行”,可惜市場不按溫總理說的辦。地方政府與央企并不買總理的賬,一點不給面子。
潘石屹:公司的同事對剛剛誕生的地王(大望京一號地)做了測算,結論是:銷售單價45000元/平方米才可以有10%的利潤。
如果老潘的同事對這個銷售單價估算正確的話,那望京的房價可不是漲不漲的問題,也不是大漲小漲的問題,而是翻番漲的問題了。
央企,這些共和國的“長子”們,把主業做的風風火火,共和國高興,貸款給他們的銀行也賺了錢“長子”們口袋里錢多了、信譽度提高了的同時,“長子”們的兒子孫子開始紛紛把錢投向了房地產。
如今拿地的央企投資商,相信也是有頭腦的,拿地前肯定是和銀行一起進行了可行性分析的,幾十億的真金白銀,誰也不可能冒著巨大的風險,說扔就扔去打水漂玩,可總理和住建部長的話,也不可能是說說玩的。不久前另一地產大腕王石曾經說過,政府如果要控制房價,最好不要與政府對著干。
我們仔細分析領導穩定房價的話,其實有兩層含義:首先,房價漲得太高太快了,老百姓不滿意了。其次,如今的房價,已經透支了大部分老百姓的購買能力,如果再漲,將引起房地產泡沫,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如果這種判斷正確的話,未來的房價,不應該是大漲的,即便是漲到了開發商期望的價,老百姓也是買不起的,只能是有價無市。如若如此,如今因錢多撒銀子搶地的央企們,以及為央企們提供貸款的銀行,未來是不是存在巨大的財務風險呢?
在北京,房價與收入比已經不好意思去算了。是泡沫,總有破滅的一天,只是如今我們看不到未來將是什么因素刺破這個泡沫。令人欣慰的是,國資委在央企拿地問題上已開始采取措施,北京市政府又開始向土地市場投放土地。而如果任由事態發展,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曾經“大而不倒”的現象或許還要上演,“長子”以及銀行們,還要國家借錢,“長子”坑老子的現象或將成為現實。(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