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危機增大歐元質疑聲音 成員國救助不力釀惡果
很長一段時間里,歐元的確非常成功。成員國長期利率趨于一致,赤字縮小。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看好歐元,未加入的國家開始后悔錯失良機。然而,2009年10月,希臘新政府開始遭遇危機,隨即爆出歐洲央行間接注資希臘政府的消息,這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歐元的質疑。走投無路的希臘人向歐洲其他國家尋求幫助。然而,考慮到經濟衰退和地區選舉臨近,德國人沒有心情關注別國。他們猶豫的時間越拖越長,希臘救市成本則越積越多。最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元區其他國家同意向希臘提供巨額救助資金,希臘政府則承諾通過削減開支和增稅在2014年前將赤字減少到GDP的3%。
問題就此解決嗎?答案是否定的。希臘悲劇可能會出現多個后果。首先是希臘違背承諾,要在當前經濟衰退期實現如此嚴厲的財政緊縮本身就不可信,即便一切按計劃進行,該國債務將占到GDP的150%。結果可能是帕潘德里歐政府下臺,繼任者對希臘債券持有人強加30%的扣減率。
希臘病毒波及全歐洲 歐元或因此走上絕路
接下來,希臘的問題同樣會出現在其他國家。有數據顯示,意大利和比利時存在巨額債務問題,葡萄牙和西班牙同希臘一樣依賴國外貸款,有傳聞稱西班牙正尋求比希臘更龐大的援助。對于整個歐洲來說,希臘危機病毒的影響還遠不止這些。希臘銀行資產負債表里滿是政府債券,對于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依賴希臘銀行資金的國家來說,這意味著信用恐慌。更令人擔憂的是歐盟其他銀行對希臘總計1930億美元債務的曝光,一次災難性的歐洲范圍銀行危機正在形成。應對的唯一出路是妥協,上周歐洲央行已經放棄相關原則,繼續持有已等同于廢紙的希臘債券。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歐元只有死路一條。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元兌美元匯率不斷下滑,希臘危機將加劇這一趨勢。盡管美國財政困境比歐元區更嚴重,但美國聯邦體制保證各州之間的資金救助,這正是歐元區所缺少的。相比于解救希臘,歐洲需要作出更重要的決定,是選擇是成為財政政策一體化的制度化歐洲,還是僅做個現代版神圣羅馬帝國,后者看似壯美華麗,但遲早是要分崩離析的。(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