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日前發布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進一步規范服務收費行為,立即開展服務項目的清理工作,對本行所有服務項目的收費行為進行自查和清理,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對違反規定的收費項目,要立即停止收費。(中國證券報)
面對銀行的種種亂收費行為,銀監會終于打破沉默,開始出重拳治理。從現實來看,銀行的種種違規的擅自收費項目正愈演愈烈,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從存硬幣被收取“零鈔清點費”到對換折業務收“換折費”,再到不斷調高ATM跨行取款收費標準,細數銀行亂收費怪象,不得不讓人瞠目結舌。市民去銀行,屢屢遭遇莫名其妙的“被收費”,大多數情況也只能表示出無奈,無法“據理力爭”。走進各大商業銀行的營業網點,排隊等待的客戶永遠那么擁擠,辦理一筆業務的時間永遠那么漫長,服務被指相當于“初級階段”的某些銀行,在收費問題上卻一直緊跟國際潮流,且不斷有發明和創新。最近,國家發改委、中國銀監會聯合發文叫?!傲汊n清點費”,但商業銀行的更換存折費、短信提醒費、打印憑證費等亂收費仍多如牛毛。
如果不及時糾正銀行的這些亂收費行為,廣大中小儲戶的個人利益就無法得到保證。一些銀行擅自收取費用只是根據其內部規定,卻無視國家法規監管。這種現象的出現,歸根結底還在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無法撼動,面對強大的“四大”,弱小的儲戶個體是無法與其相抗衡的,這就需要監管部門能夠挺身而出,規范銀行的日常營業行為。尤其是在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格局還不能打破之下,監管就成為遏制銀行的利益之手的“利劍”。銀行想收費就收費,并且一收就能成功,監管部門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否則會在無形之中就縱容了銀行的“壞脾氣”。
維護儲戶的根本利益,為儲戶提供優質服務,是銀行的經營之道。據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的2010年全球銀行排名冠軍顯示,中國工商銀行以245億美元盈利榮登全球銀行業獲利榜首,同時建行在榜單上排名第二;而農行和中國銀行上半年業績也不凡,利潤大增。但這些銀行利潤如此巨大,實力如此雄厚最終依靠的是什么?指望以“亂收費”為手段來盈利,顯然是無法達成目標的,更與其世界500強的身份不相符。
銀行服務收費事宜涉及到金融消費者的權益問題,影響廣泛,涉及公眾利益的服務收費項目,需要經過嚴格審核和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后才能出臺,而不是銀行單方面“想漲就漲”的。只有繼續完善法律法規,切實履行監管措施,銀行“生命不息、收費不止”的現象才能得到根本遏制。
(責任編輯:侯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