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8日,由中央電視臺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主辦,中國網絡電視臺汽車臺和央視網電動車頻道承辦的“第二屆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年會暨2010年度電動車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電動車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領導、優秀經銷商、各大媒體記者共計30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針對2010年行業關注的問題分別設立了“下鄉策略論壇”、“創新發展論壇”、“品牌經銷商論壇”、“營銷(品牌)總監論壇”四個分論壇。到會人員積極參與,就關心的問題與專家進行溝通交流,場面火爆。
電動自行車下鄉作為2010年電動自行車行業的頭等大事,中標十省自主招標,行業各企業響應此國家惠民政策,積極參與各省招標工作。眾所周知,電動自行車被納入國家家電下鄉補貼范圍,反映了國家對電動自行車產業的認同。但由于遭遇原材料漲價、領取補貼手續繁瑣、網點建設不完善等問題,使電動自行車下鄉這一利好政策面臨尷尬境遇。
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整車企業議價能力喪失的雙重壓力下,下鄉對越來越多的企業而言形同雞肋,企業的下鄉熱情也就隨之下降。針對此種情況,2010年12月初,江蘇省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專門組織會議研討了原材料上漲對企業帶來的影響,并針對下鄉產品,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提交調價申請,以降低原材料上漲對企業造成的沖擊。
其次,未中標企業以“支持家電下鄉廠家直補”為理由,打政策擦邊球,讓中標企業在這些省份面臨尷尬境遇,甚至有個別企業無奈坦言希望取消自己的中標資格。
第三,根據電動自行車下鄉政策的要求,購買中標車型的消費者需為非城鎮戶口的農村居民,在購買電動自行車后由售車店面在店內登錄家電下鄉專用網絡錄入相關信息獲得補貼資格。然而,能有網絡接入條件的大部分經銷商都在城市門店,農村門店大部分都暫無網絡接入。農村消費者在購買中標車型時,往往還需要到臨近的城市購買。此外根據行業消費習慣,不少農村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自行車時都會和經銷商砍價,但中標車型必須嚴格按照投招標過程中的中標價格銷售,與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向左。這些問題也成為不少經銷商煩惱的一個因素。
電動自行車下鄉的機遇首先是利好的機遇、是市場拓展的機遇、是發展的機遇。電動自行車十省下鄉消除了電動輕摩標準之爭給經銷商、消費者帶來的等待、觀望心態,從草根產業走到主流產業,像一股春風勁吹,給電動自行車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活力和商機,有利于一部分電動自行車企業迅速壯大、做強,奮勇爭先,推動產業發展。
當然,如何按照電動自行車下鄉也帶來了挑戰,有現行電動自行車標準修訂的挑戰、市場運作的挑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挑戰。
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開啟之年,也是電動自行車下鄉政策的落實之年,對于全行業來說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對于電動自行車下鄉政策的落地實施各階段出現的機遇和挑戰,本屆年會就“下鄉落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如何應對中標品牌與非中標品牌的競爭博弈”、“農村市場需求分析與農村市場開拓”以及“電動自行車下鄉過程中的電池回收與環境保護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討論。中國自行車助力車專業委員會主任陸金龍先生、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秘書長王敬忠先生、優秀下鄉中標整車和配件企業優秀代表以及全國優秀經銷商參與溝通討論,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情況之下,試圖探尋出一條更好走的“下鄉之路”。
陸金龍表示,目前電動自行車企業下鄉落實中首先是企業對落實工作的態度不一。有的企業在各市場的下鄉宣傳已經紅紅火火,有的企業認為中標產品報價過低,廠方、經銷商不賺錢;電動自行車淡季實施開始,下鄉車銷量剛剛開始體現,沒有出現放量、井噴;農民存在對電動自行車下鄉不知情現象;對下鄉存在淡定、猶豫的心態,有的企業對下一步電動自行車下鄉是否二次招標、是否能增加中標品種政策有所期待。有的企業中標的省份不是重點市場,沒有投入足夠的人力資源和經濟力量來進行市場開發。
企業首先要發揮自身的優勢。電動自行車企業的管理人員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點。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工作,組織人、才、物等資源對目標市場進行產品研發、精準傳播、網點建設、售后服務體系完善等工作。
江蘇協會接到很多企業關于電動自行車原輔材料漲價、配件漲價、以及超市價、中標車價前期報價偏低等問題的反映后,于2010年12月5日在無錫開了部分骨干企業座談會,聽取企業家和企業管理代表的意見。會后,形成關于申請調整江蘇電動自行車下鄉中標產品最高零售報價和增加品種的報告,上報江蘇省商務廳、經信委、財政廳。
江蘇協會在行業重大事件中,形成了第一時間重視聽取企業意見、率先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問題、提出建議的工作機制,盡力做好服務工作。助力車專業委員會也積極采取類似的工作方法來注重聽取企業的心聲,積極向上級有關管理部門反映訴求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