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出現大的金融變故,人民幣實現可自由兌換的計劃的確很有可能被提前,其未來的發展潛力將不斷擴大至香港等亞太市場及歐美市場,到時人民幣再被納入SDR貨幣籃子”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司長邢毓靜表示,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目前沒有時間表,但如果市場需求增加,變化可能比想象的來得快。“從當前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強勁發展的情況來看,從去年底開始的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態勢可能仍將持續。”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
自由兌換條件尚不成熟
邢毓靜表示:“如果我們看看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進程,你會發現有時候需求會增加得非常快。如果市場有需求,為了便利貿易和投資,變化可能會比我們此前想象的來得快。”
就在幾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卡恩表示,希望人民幣能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不過在這之前,人民幣必須做到至少可部分自由兌換。卡恩指出,“盡管人民幣被其他會員國持有儲備資產的數量已經足夠龐大,滿足了成為SDR貨幣成員的標準,但還需要滿足另一標準,那就是該貨幣必須由市場自由定價,而目前人民幣還未能做到這一點。”
“如果能被納入SDR貨幣籃子,對人民幣來說自然是好事。不過,當前人民幣的確尚未達到作為國際貨幣的要求。”潘正彥指出,“當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剛剛發展到具有一部分區域性貨幣職能的階段。首先,盡管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量強勁增長,但尚局限于亞太地區,在歐美國家的接受度并不高。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對于資本項目的開放仍有諸多憂慮,尤其因對熱錢管理水平不足導致在資本項目開放方面顯得尤為謹慎。”
昨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表示,IMF近期有關人民幣暫不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決定不會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不應過于看重這一結果,SDR只是一種計量單位。要實現人民幣國際化至少還需要10-15年,而且這個過程存在著‘巨大風險’……一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以后,這個國家的貨幣政策一定要很慎重”。
“在條件成熟時,人民幣自然會實現可自由兌換,而到時人民幣再被納入SDR貨幣籃子。”潘正彥指出。
國際化進程可能提前
“只要不出現大的金融變故,人民幣實現可自由兌換的計劃的確很有可能被提前。”潘正彥認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推出一年多以來,其發展速度遠遠超出市場及管理層的預料,其未來的發展潛力將不斷擴大至香港等亞太市場及歐美市場。
香港金融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由于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蓬勃發展,截至去年12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總額達3149億元,。市場普遍預計,今年人民幣在香港地區的跨境貿易結算量仍將持續擴大。與此同時,韓國貿易協會2月21日發布《韓中貿易人民幣結算妥當性》報告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的跨境貿易中,人民幣結算額為3128億元,占同期中國貿易總額的5.8%。該報告認為,人民幣結算占比在往后的一兩年里將達到10%,人民幣結算成了擴大韓中貿易的必需考慮事項。
昨日,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環球資金及貿易服務部金融同業業務主管王小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中英之間的貿易結算大多數都采用美元結算,因此有不少貿易商抱怨,他們既要承擔美元轉換成英鎊的費用,又要承擔美元貶值的損失,最終拿到手的貨款往往只剩原先交易金額的九成。“因此,不少英國貿易商對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感興趣”。
“中國政府對于人民幣走向國際化自有一套計劃,但是很多時候市場的發展往往超出計劃,因此在環境及條件都加速邁向成熟之時,人民幣實現國際化的目標被提前也是有必要的。”潘正彥指出。(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