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代森沒有對外公布任何實質性證據,但他的一番“警告”還是在英國國內引起很大反響。英國大學聯盟組織總干事尼古拉-丹德里奇回應說,“非常關切這一問題,會嚴肅對待”。英國教育部分管大學事務的副部長戴維-維爾茨也表示,任何竊取大學科研成果的行為都不是留學生該有的,他會認真了解代森提出的情況。
《星期日泰晤士報》稱,其實英國大學已經發現不少類似的竊密事件,只是沒有對外曝光。英國大學現在已經建議學者在前往中國或是其他“有風險”的國家時,不要攜帶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以避免這些設備在當地被植入間諜軟件。
報道還稱,目前有約5.7萬名中國留學生在英國學習,總數比2009年增長20%。在英國高校中,曼徹斯特大學招收的中國留學生最多,達到1890人。在研究生級別里,南安普敦大學招收的中國留學生數量位居首位,為945人。在商業、金融以及經濟學科領域,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電子工程及計算機科學領域也吸引超過4000名的中國留學生。
將中國學者和學生與“間諜”扯上關系,在歐洲一些國家都出現過。2010年秋季,荷蘭國家安全情報局警告荷蘭所有大學防范中國“學生間諜”。2007年,德國《明鏡》周刊刊登名為“黃色間諜”的文章,中國留學生成為主角。2005年,一名中國女留學生在法國被懷疑是“工業間諜”而遭到指控,最后被判處一年監禁,其中8個月是緩刑,“濫用信任”、“間諜罪”等指控則最終未成立。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專家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代森這樣公開指責中國學生是“間諜”,無非是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為自己的企業撈分。如果他真有確鑿證據,為什么不向媒體公布?“英國是我們重要的留學國家,希望英國政府和輿論能夠謹慎對待,給到英國交流、學習的中國學者和留學生創造一個平穩的學習環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