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8日,國內大型金融機構的準備金率升至21%,步入世界最高水平之列。比美國的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高出一倍多。
有關人士認為,存款準備金率對小銀行的影響一般遠遠大于對大銀行的影響,銀行在信貸額度受限的情況下一定是首先減少中小企業的貸款,中小企業轉而尋求民間其他方式的融資,推高民間融資利率,增加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加劇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美國康奈爾大學學者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說,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可能導致經濟中更具效益的部門信貸受限,從而削弱生產率增長,而生產率增長是抗通脹的幫手。
銀根緊縮加劇企業融資難
統計數據表明,中小企業的數量占到了中國企業總數的99%,創造了中國近60%的GDP,提供了近50%的財稅收入和近80%的就業崗位。在銀根緊縮的當下,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再一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負責人稱,由于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溫州銀行的放貸速度急劇放緩。他估計,該協會70%的會員貸不到款,而那些貸到款的,算上各種費用之后,每年要付12%至24%的年息。至于求助典當行或富商等私人貸款的中小企業,每年支付的利息最高可達100%。許多企業已經處于半停產狀態。
溫州市有關部門監測顯示,今年一季度,該市35家出口導向型企業銷售產值同比下降7%,利潤同比下降30%左右。同時,這些企業訂單金額出現減少趨勢,單筆訂單平均金額比上年同期下降16.7%。這些企業中虧損的占四分之一還多,僅三成企業利潤保持增長。
經濟學家左小蕾撰文指出,每次中小企業貸款難的批評矛頭均直指貨幣政策,認為“緊縮”的貨幣政策遏制了銀行信貸規模。而央行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社會融資總額4.19萬億元,高于去年同期略超過3萬億元的總額,其中銀行新增貸款2.2萬億元,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通過理財產品投放的信貸增長大大高于去年同期。從融資規模分析,今年截至目前為止,融資水平與2009年和2010年基本一致;如果延續現在的銀行新增信貸、表外信貸和民間融資規模增長的態勢,從全年的角度判斷,可能會突破2010年14.27萬億元的融資規模。
湖南一商業銀行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擺在中小企業面前最大的問題,一是企業信息失真,財務制度不健全,銀行難以把握借款申請人真實的第一還款來源,擔心由此增加銀行對企業貸款的風險。二是傳統的抵質押品有限,企業無法僅憑自有的傳統抵質押品滿足經營所要融資額。
融資困境何處求解
民建湖南省委參政議證(宣傳)處處長楊繼烈認為,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政府的政策是好的,但是有的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并沒有落到實處。他認為,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首先要解決公民信用體系建設的問題,使之成為包括在信貸領域可通用的信用體系;其次,政府要積極參與、鼓勵成立民間擔保公司;第三,政府要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成立國家政策性銀行,不以贏利為目的,為中小企業提供定點信貸服務。
據悉,在信息體系建設方面,湖南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比如,“三庫一網(公安局、工商、人行信息庫及湖南信用網)”已經建立,但是,目前還沒有發揮更多的作用;在政府積極參與成立擔保公司方面,以瀏陽為代表的由政府控股的民間擔保公司已于7年前成立,但是,服務面仍相當有限。合法的小額貸款公司,除了數量不夠以外,仍以追求利潤為主要目的。
左小蕾表示,可以從制度設計上尋找對策。比如,銀行信貸可從現在的信貸額度中,劃出一個比例,作為專項中小企業信貸資金,專門支持那些手上確有國際國內訂單,周轉資金不足的企業,支持那些正在向能夠駕馭的領域轉型的企業。其關鍵是不增加銀行現有的信貸額度,同時嚴格界定中小企業的經營行為,在新的背景下對中小企業信貸也需要“有保有壓”。同時,應該加緊中小企業債券發行機制和風險控制的研究,盡快推出中小企業債等新的融資方式。
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理事關敬如曾撰文指出:美、英、日等發達國家均有各種金融政策解決小企業資金來源問題。在美國,小企業管理局作為一個永久性的聯邦政府機構,解決小企業資金不足。日本有三家政府直接控制和出資的小企業金融機構。德國則有專為缺乏資金但有市場前景的小企業提供低息融資的銀行。
本報長沙5月3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