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日前在北京開幕,本屆年會主題為“發展失衡,再辯改革”。IMF前總裁斯特勞斯?卡恩以及茅于軾、賀鏗、劉偉、陳志武、李稻葵、秦暉等幾十位國內經濟學家,從世界與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財稅體制改革與民富、金融市場的改革與創新、房地產調控與發展、民營經濟的困局等一系列熱點問題入手,展開了激烈而深入的討論。
解決歐債問題需時間
在年會上,卡恩發表了主題為“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演講,除了重提希臘債務問題,卡恩還強調了建立全球金融新秩序。
卡恩在論壇上表示,歐債危機可能會拖很長的時間,解決歐債問題長期來看情況也并不樂觀。歐元區需要的是統一債券市場,而且要有強有力和很穩定的財政聯盟。
在提到中國在國際金融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時,卡恩表示,中國應介入歐債危機救援,因為這是符合大家利益的。中國可以通過IMF這樣的多邊機構來幫助歐洲,而不是單獨行動。這樣的話,中國可以非常合理地提出一些要求。
他同時提到,IMF可以做到的改進就是提升“特別提取權(SDR)”的應用,包括不斷提升全球的貨幣庫存儲備,通過SDR對全球的貿易進行定價,并且還能對金融資產進行定價。他還建議,IMF可以發行SDR債券,而且是在公共市場上發行,這樣就可以大幅度改進IMF的資金狀況。
中國要加快“調結構”
2011年即將過去,世界經濟暗潮洶涌、債務危機烽煙四起,中國經濟也面臨通脹與增長乏力等多重考驗,如何探究一條健全、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之路,改革應該怎樣繼續下去,這是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表示,很多機構投資者都在說,內需對中國GDP的拉動力不足。所以對中國政府來說,不管是哪一屆政府,必須認識到嚴峻的現實,想盡辦法擴大中國的消費市場。“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的方向是穩中求進,就是說明年有可能不穩,所以我們的目的是讓它穩一點,但不能沒有進步。其中最重要的,我覺得是提高效率減少浪費。”
天則經濟研究所創始人茅于軾認為,中國的大問題是資金配置效率特別低,今年民間借貸大量出現,這要透明化、合法化,并改善資金配置效率。
網易副總裁、網易門戶總裁李甬表示,“近年來業界和學界已逐步形成共識,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機會是結構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我們不妨宏觀調控,但必須立足于體制變革”。
在談及明年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否會轉向寬松的問題時,夏斌表示,西方社會包括英國、法國等很多的經濟學家都想叫中國趕緊放松銀根,但是作為一個學者和政策研究者,他始終認為明年必須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合理的貨幣供應。
茅于軾表示,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很好的方針,就是要讓各種要素盡量地流通發揮出它創造財富的潛力,這個說法是對的,但只強調實業經濟這個說法是不太對的。我們以前認為實業的財富才是真正的財富,以為金融創造的財富那不是財富,這個看法是不對的。
曹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