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報》、《巴黎人報》、法國電視1臺等媒體1月13日和14日就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將法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從3A降至2A+進行了報道,并就降級對法國經濟、企業及個人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分析,綜合如下:
就國家而言,債務成本將會升高,利率或將增長1個百分點,每年國家將為此多支付10億歐元。法媒分析稱,利率升高將導致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由此引起相關工業生產下滑,而包括公立醫院、郵局、鐵路公司在內的公共部門以及地方財政的借款成本將會上升,由此將帶來大范圍、多層面的影響。
就企業而言,法媒普遍認為對大企業的影響不會很大,因為投資人對此已有所準備,而且大企業更容易得到投資和借貸。小企業卻將遭受較大沖擊,法國中小企業協會表示,法國信用被降級,中小企業將會推遲雇用員工,減緩企業投資,由此也會進一步加重就業壓力。
就個人而言,最大的影響可能會是稅務負擔增加。主權信用被降級后,法國財長巴魯安表示將繼續實施緊縮政策,這意味著政府接下來將不會采取刺激經濟的措施,如減稅以鼓勵消費和投資,并且還有可能讓個人承擔更多的稅務負擔。此外,個人貸款更加困難、利率升高導致房價更高等可能將是個人接下來將面臨的問題。
法媒普遍認為,法國等9個國家被降級,對于危機深重的歐元區將是又一大沖擊,歐洲各國正在努力解救歐元區,標普此舉將沉重打擊歐元區以及投資者的信心,數月來一路下挫的歐元將面臨更慘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