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銀行間債券市場上方的空氣略顯稀薄,市場在某種程度上暫時失去波動依據,各類債券收益率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比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從3.40%反彈至3.55%左右,其間一度超過3.6%;特別是節前預期在兩會前出現的信用債行情,只持續到春節后第一周便戛然而止,使得債市參與者感受到了春天來臨之前的一絲寒意。
當前央行放松政策出臺節奏和力度不及市場預期,加之1月PMI數據進一步回升,導致部分獲利回吐盤離場,從而推動債券市場收益率出現小幅反彈。在可投資交易品種中,利率債已經暫時喪失繼續波動的依據,基本面和技術面都不給予支持;至于信用債,目前中票利差保護已經達到歷史均值水平,繼續向下突破的難度增加;短融收益率盡管還有20-30基點的下調空間,但這需要政策面和資金面的配合,然而事實卻是貨幣政策放松預期接連落空,除了央行沒有如期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之外,3500億元的節前逆回購到期后也并沒有獲得展期,資金價格繼續維持在相對高位。同時,央行本周一方面繼續停發央票,一方面通過正回購回籠資金,也讓市場有些糾結。
至于經濟基本面,近期的數據指標好壞參半。國際方面,希臘債務問題解決出現新的曙光,說明歐洲央行不愿意看到最差的情景出現;全球主要經濟區的1月份PMI指數均出現小幅反彈,特別是美國和歐元區PMI出現反彈,這對前期預測全球經濟衰退的市場心理產生小幅校正影響。國內方面,1月份制造業PMI指數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顯示國內經濟增速下滑趨勢有所企穩。雖然存在春節所在月份與往年不一致的因素,但經過季節因素調整后,國內PMI指數仍顯現上漲走勢。但與此同時,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7.5%,顯示當月工業生產數據不會太好看,也可能導致CPI虛高等。工信部預測今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在11%左右,據此計算,全年GDP增速應該在7.5-8%之間;雖然1月份CPI同比高達4.5%,遠超市場預期,環比也出現上漲,但全年來看,市場對CPI的預測還是保持在相對低位。總體而言,目前債券市場依然處于相對有利的基本面環境當中。
筆者認為目前的債券市場投資,面臨的其實是短期和長期選擇的問題。短期內,債券波動的主要因素是技術分析和市場情緒,但其不會脫離基本面因素所決定的中長期趨勢。從這個角度看,目前債券市場表面上暫時失去波動的依據,但如果放在基本面分析的框架內,其發展方向依然比較清晰。比如10年期國債,其收益率走勢已被多次證明是一個圍繞均值波動的過程,3.3-3.4%基本是其底部,而一旦超過3.6%便會引發市場的投資需求。因此,目前的收益率上漲恰恰提供了再次介入的機會。從1月CPI公布后10年國債收益率報價中來看,其一度高達3.7%,但很快就被打回3.55%左右。
總體而言,在目前政策支持的環境下,由于債券市場收益率已經達到底部,市場預期的投機性行情沒有出現;外部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導致債券收益率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是正常的,并不能代表趨勢變化。考慮到全年的經濟演化趨勢,近期債券市場收益率反彈有限,其后將隨通脹指標繼續走出盤整下行的走勢。(中信銀行 龐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