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自然要面對轉型升級的問題,但轉型升級具有階段性,不能對所有企業一概而論。政府在扶持中應充分考慮到企業的實際情況,要有選擇、有區別地扶持企業轉型升級。不僅如此,外貿轉型升級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除了為基地內企業提供有利的轉型發展環境外,對基地外的企業也要給予寬松的扶持政策。
外部需求持續低迷,內部市場補充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愈發猖獗,轉型升級成為擺在中國外貿企業面前的突圍必經之路。截至目前,國家已授牌成立59個首批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下一步將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形成國家級、省級、縣市級的三級基地梯隊。
外貿轉型基地建設可以更加有效地配置資源,更快更好地實現外貿轉型。同時,專家指出,外貿轉型也需要充分考慮企業的發展階段等實際情況,并不能按簡單標準“一刀切”地納入轉型。
外貿轉型基地在外貿轉型中究竟充當了何種角色?外貿轉型到底該怎么轉?
基地好比加速器
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更加復雜多變,2012年中國面臨的外貿形勢也更趨嚴峻。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2011年12月13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鐘山在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與交易平臺、營銷網絡建設交流會上就已經表示,下一階段,要繼續高度重視基地示范作用,扎實推進基地培育工作,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形成國家級、省級、縣市級的三級基地梯隊。鐘山在不久前舉行的全國進出口工作會議上重申,要加快外貿轉型基地建設。
商務部等十部委日前聯合發布的《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指出,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規劃布局,依托產業集聚區,加快培育一批農產品、輕工、紡織服裝、醫藥、五金建材、新型材料、專業化工、摩托車、機床、工程機械、鐵路機車、電力裝備、電信設備、軟件等重點行業專業型基地;依托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培育一批綜合型基地;依托生產型龍頭企業,培育一批企業型基地。繼續推進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船舶出口基地、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主任趙玉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已經建設了各種出口基地。基地的建設能夠以集中的方式實現資源更加有效的配置。趙玉敏指出,既然轉型升級是中國外貿發展到今天的必然選擇,那么外貿轉型基地通過資源集中配置和國家營造環境等方式,可以使得外貿轉型升級的國家戰略意圖得到更快更好的貫徹落實,而且對其他企業也有示范意義。這類基地就像加速器一樣,加速實現我國外貿在整體上的轉型升級。
轉型是道選擇題
2011年12月13日,商務部召開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與交易平臺、營銷網絡建設交流會,會上對59個首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授牌,外貿轉型基地建設逐步落到實處。
在首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的榜單上,江西省上饒茶葉基地名列其中。江西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處長陳慶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江西茶葉品質優良、久負盛名,在歷史上也留下了美名。然而,江西綠茶在制作工藝上仍停留在傳統工藝的粗加工層面,種植面積雖然多,但產量卻一直上不去。而且,制作成本高也影響了銷量。
陳慶壽引用統計數據指出,2009年江西綠茶平均售價為每斤2.8美元,比全國茶葉均價高出了27.2%,所以在推廣中就更加困難。“我們想通過轉型升級,在國際中高端市場,打出江西綠茶的品牌。”陳慶壽表示,下一步江西將以茶葉基地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比如在生產方面改進工藝,采用國際標準化的種植模式,嚴格控制農藥殘留,對茶葉進行深加工,開發出諸如低咖啡因茶等新品種。同時,在品牌推廣、茶葉包裝等方面著力于提高茶葉的附加值,形成種植、加工、貿易一體化的江西綠茶產業鏈條。
不過,趙玉敏強調,一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自然要面對轉型升級的問題,但轉型升級具有階段性,不能對所有企業一概而論。由此,政府在扶持中應當充分考慮到企業的實際情況,要有選擇、有區別地扶持企業轉型升級,這樣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此外,趙玉敏指出,外貿轉型升級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除了外貿轉型基地中要給企業提供有利于轉型的發展環境,對基地之外的企業也要給予寬松的扶持政策。
陳慶壽也表示,轉型升級基地更多起到探索和示范的作用。江西作為農業大省,在贛南臍橙、生豬生產等方面同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問題。在江西綠茶實現轉型升級的同時,該省也將支持和引導更多其他領域的龍頭企業步入轉型升級的軌道,從而從整體上實現江西的外貿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