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15日正式啟動算起,曾被視為國內OTC市場(場外交易市場)新突破的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已營業一個月了。與業界、媒體以及中小微企業家們初期表現出來的熱情期盼相比,滬版OTC的表現卻差強人意,交易清淡。日前,滬版OTC市場甚至派出團隊前往長三角地區進行推廣,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小微企業和投資者參與。
以低門檻、低成本為特色,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民間資本投資難為目標的OTC市場為什么會出現如今的尷尬狀況呢?

“OTC市場主要是為中小企業包括高科技,高科技企業解決它融資難的問題,還要解決的一個是民間資金多,投資難的問題,我們要解決民間資金,也就是說散亂資金的投資難的問題,我們要給它在這里找到投資出路,但是給它定了很高的門檻,定了苛刻的制度,實際上功能可能從一開始就誤入歧途了,我覺得這個恐怕就要值得主管部門的重視了。”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教授在參加高端財經訪談節目《財智非凡》欄目錄制時表示,OTC市場的建設雖然符合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需求,但在具體的準入門檻過高,是滬版OTC市場叫好不叫座的根本原因。
據了解,滬版OTC市場目前實施的交易制度包括“協議價轉讓方式”、“T+5交易模式”、“投資者限制”等等方面,這些門檻讓市場流動性及企業未來發展方面受到制約,也讓更多的企業和投資者望而卻步。
高端投資理財專家、金誠財富總裁韋杰認為,滬版OTC還有一個致命傷,就是轉版制度的缺失:“未上市的這些公司如果說在OTC市場即使交易了,未來達到上市標準了,它可能還得退板,還得退市,退完之后再重新走一遍IPO的流程,包括這個上市輔導期能不能免,這些細節東西都沒出來,都沒出來的這個情況之下,對投資人來說就欠缺了吸引力,因為它沒有這樣的轉板的條件,交易條件又很苛刻,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新,但是這個創新就像被腳鐐、手鐐全戴在身上了,這個時候當然沒有吸引力。”
“帶著鐐銬跳舞”,是專家們給目前OTC市場的一個形象比喻,恰也說明了當前OTC市場當前不溫不火的原因。
對此,高端投資理財專家韋杰建議,落實國務院去年針對小微企業提出的“進一步推動交易所市場和場外市場建設,改善小型微型企業股權質押融資環境”的政策,建設場外交易市場中應考慮增加“轉版綠色通道”、“做市商制度”等創新金融制度。“引入做市商制度其實是非常必須的,而且好的做市商制度,通過它機構的能力,它對于可能它做市的未上市公司,它有更充分的調查,它也更方便它的管理,而且它同時是一個雙向交易,它既可以同時賣給你,也可以同時從你這里買進,這樣對于緩解投資本身的流動性就有非常好的幫助,所以我認為說,一個完善的交易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是一個必然,而不是像我們現在對這一塊一直遮遮掩掩”。
此外,胡俞越教授還提出,OTC市場不應該只有股權交易,債券交易也應考慮其中。
“OTC就是一個民間借貸的這樣一個投資融資的平臺,除了股權,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有流動性需求以外,有投資需求以外,還有一個,公司債它也有投資需求和流動性需求,所以OTC應該考慮加入債券交易,這樣就起到這樣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
更多精彩請關注本周六陜西衛視《財智非凡》欄目,讓你的投資更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