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下調2012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至7.5%,消息一出,海外股市、大宗商品應聲大幅下挫。不少人擔心,此次下調增長目標并不再強調“保八”,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經濟真的要“硬著陸”?不過,多家國際大行近日都維持甚至上調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并認為海外市場的悲觀反應有過頭之嫌。
德銀
三大樂觀因素
支撐中國經濟
盡管中國多年來第一次把年度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7.5%,但德意志銀行日前仍宣布,將其對中國2012年的增長預測從8.3%上調至8.6%。
德銀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主要是基于三方面比預期更樂觀的因素,包括美日今年增長率預期上調和中國出口訂單指數上升、中國小企業經營狀況改善以及房地產行業降溫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弱于預期。
首先一點,馬駿表示,美國、日本及歐元區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近幾個月來都有好轉,三者的加權平均值在2012年的前兩個月中達到了51.2,高于去年四季度平均的49.6。歷史數據分析表明,美日歐領先指標上升1.5個百分點,對應的中國出口增長率上升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德銀的全球經濟分析師2月份也提高了對美、日今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對美國的預測從2.4%提高到2.7%,對日本的預測從0.7%大幅提高到2.5%。
鑒于此,德銀將今年全年中國出口增長率的預測從8%提高到13%。德銀預測中國出口上半年同比增長8%,下半年將加速到18%。
其次,與去年三季度相比,近期中國小企業的經營環境明顯改善。工業小企業(包括微型企業)是指那些年營業額低于2000萬元人民幣的企業,這類企業占到全國工業企業總數的90%以上,占工業就業的70%。
馬駿表示,小企業PMI指數從2011年6月的45大幅上升到2012年2月的55.2,達到了這個指數兩年前誕生以來的最高值。指數反彈反映的是資金困境有所緩解、原材料成本壓力減輕、出口訂單復蘇等因素。
第三,對于房地產行業降溫對中國經濟的沖擊,馬駿認為,這種沖擊很可能比原來想像得要小。首先,在這一輪房地產下行的周期中,整個制造業與地產表現的相關性不大。其次,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長率的波動性要遠遠小于名義增長率的波動性。再次,基礎建設和保障房項目的投資可以部分抵消商品房地產投資活動的放緩。馬駿認為,總體來說,房地產行業減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其幅度是可控的、其影響也將是短期的。
野村
上調今年增長預期至8.2%
與德銀類似,另一家投行野村也在本周宣布上調對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長預期。野村最新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8.2%,此前的預測為7.9%,并維持明年增長率預估在8.2%。
以張智威為首的野村經濟學家團隊在報告中稱,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的增長放緩好于預期,貿易逆差低于預估。報告稱,通脹下滑也給決策者留下寬松貨幣政策的空間。
野村指出,前兩月,經濟動能雖有下降,但略好于預期。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了21.5%,此前野村對第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預期為18%。另外,前兩月中國的進口增長遠低于預期,僅增長7%,野村對第一季度的增速預期為15%,這使得總體的貿易赤字低于預期。第三,2月份通脹率大幅下降,留下更多空間松動貨幣政策。
“總體上,我們對中國經濟和政策前景的展望仍保持不變。”報告指出,“由于房地產和出口領域的持續疲軟,中國經濟的確在降溫,決策者也面臨進一步放松政策刺激增長的壓力。”
野村表示,維持對中國央行將在3月份降息25基點以及在4月份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基點的預測。報告指出,野村之所以“不合群”地預見到會有降息,是考慮到近幾個月貸款需求迅速下降,單單下調存準率還不夠,因為這只能增加供應而不能提升需求。
野村認為,這些政策松動措施將有助于提升下半年的中國經濟增速至8%以上。
匯豐本周也發布報告稱,盡管中國調低了增長目標,但考慮到中國經濟的規模(2011年的經濟總量為47萬億元),7.5%的增長應該更多地被視為“審慎”的目標,而不應該被看作是“非常低”的目標。
匯豐表示,增長目標下調有助于中國繼續推進經濟結構和增長模式調整,而且,這也與中國在“十二五”中設定的7%的年均增速目標更為相近,當局將更重增長質量而不是速度。
大摩
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摩根士丹利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上周表示,受外部需求降溫及樓市疲軟等因素拖累,中國經濟增長已經放緩,但并無硬著陸之憂。她表示,經濟降溫為進一步的政策放松創造了條件,相關進程其實已經悄然開始。
總體上,大摩對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為8.4%,通脹率預期為3.4%。喬虹表示,8.4%的預期已經維持了三個月,表明該行并不認為中國經濟近期的基本面有明顯的變化,即便是在官方近期正式宣布下調今年的增長目標之后。
喬虹認為,8.4%肯定是軟著陸,即便是在大摩的最悲觀預期情境下,中國經濟也不會出現硬著陸。喬虹表示,目前華爾街主要大行對中國經濟2012年增長的預期,普遍落在一個非常小的范圍之內。最新預期增長區間大概在8.2%到8.8%,而之前是7.9%到8.6%。“這可以說是華爾街主要投行的觀點,中國今年沒有硬著陸。大多數人在講的是沒有硬著陸,這是一個軟著陸的背景。”
對于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的7.5%,喬虹表示,這更多的是政府的工作目標,與投行的預測數字還有所區別。她表示,在7.5%的新預期公布后,海外市場紛紛重挫,跌幅要遠遠超過中國內地市場,這其實是一種不理性的反應。
長遠來看,喬虹表示,中國不再強調“保八”是很有必要的。事實上,“十二五”定的平均增長目標就是7%,現在是一個合適的時間來調低原來的增長預期。這也與中國經濟從過度依賴出口轉向倚重內部需求、從過度依賴投資轉向內部消費的“再平衡”趨勢相契合。另外,下調增長預期也對地方政府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不要再盲目追高GDP。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上周發布報告指出,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超過8%。報告稱,盡管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可能對中國不利帶來不利影響,但2012年中國的經濟增速仍將在大型經濟體中一枝獨秀。無論是地方政府對經濟增長的熱情,還是決策層加大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的決定,都會給經濟增長帶來提振。標準普爾預計,2012年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將達到8.3%,超過政府設定的7.5%的目標。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陳錦榮表示,相信地方政府已在采取措施,以低調的方式促進當地的經濟活動。這些措施可能包括,增加對招商引資的政策傾斜力度,加大補貼幅度,以抵消2011年年末電價上調的不利影響。標普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12年經濟政策放松最顯著的領域可能是政府預算,屆時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最有可能受益。記者 朱周良